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邓云 通讯员林林) “压力确实不小,三打两建的其他两个行动小组的成绩都比较突出,我们很是‘压力山大’啊。”昨日(4月19日)上午,顺德区纪委常委赵永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以这样的一句玩笑话作为他的开场白。但他同时表示,虽有压力,但这也让做起事来更有动力和紧迫感。
记者了解到,尽管商业贿赂案件相对于其他案件的办理更复杂、更有难度,但在区纪委的努力下,自二月份三打两建工作开展以来,全区的商业贿赂案已立案5宗,查处1宗,另有5宗案件的线索仍在进一步核查之中。
有气魄:公安跨省追捕一查到底
顺德城市网:赵常委,您好。纪委作为三打中打击商业贿赂的负责单位,经过二个月的行动,还是有不少收获的,您能简单介绍一下相关案情吗?
赵永强:截至目前,通过摸排、群众举报和上级交办等形式,我们共掌握了10宗商业贿赂案件线索。其他的还不便透露,我就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已经办结的那宗案件。该案涉及杏坛镇某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该公司为了销售其制造的侵权产品(涉案金额3万元),以“促销费”、“差旅费”名义,并帐外暗中向客户采购员支付采购回扣5860元。区市监部门根据有关规定认定其为商业贿赂行为,并作出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
另外,立案在查的4宗中有2宗案件涉及我区某大型家电制造公司,涉案金额230万元,目前区公安机关全力出击,实行跨省追捕,已将1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有难度:商业贿赂具有相当的隐秘性
顺德城市网:单纯从数字上看,两个月的整治只查处完结了1宗商业贿赂案,这是否表明在顺德的商业贿赂不多?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呢?
赵永强:这个数字更多的反映了打击商业贿赂存在一定的难度。
一方面,由于商业贿赂犯罪行、受贿双方是特殊利益关系,他们相互勾结,相互利用,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一般情况下是在一方的重大切身利益受触动时,才会站出来举报。普通群众在对商业贿赂不知情的状态下生活、消费,不能直观、深刻地感受到商业贿赂给自身带来的经济利益损失。因此举报线索较少,而且质量也不是很高;
另一方面,此类案件办处的取证比较困难。商业贿赂是秘密进行的,基本上一对一,知情者特别少。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往往以所谓正常的业务活动掩盖受贿事实,使犯罪难以被发现,即使案发,调查取证困难重重。由于线索少,取证难,严重阻碍了商业贿赂案件的查处。
有目标:建设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
顺德城市网:既然查处商业贿赂存在着诸多困难,那下一阶段纪委会有哪些动作来打开局面呢?
赵永强:尽管难度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还是有信心在这方面有更多的突破。
首先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市民参与进来。商业贿赂以非法手段占有市场资源,伤害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损害社会的法治环境,最后的结果还是会伤害到普通消费者的利益。所以,打击商业贿赂,既是维护经济秩序,保障经济环境的需要,也是社会正义、公平的诉求,更是从长远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一项重要工作。市民如果发现相关线索,希望及时的通过我们的举报渠道来检举揭发;
同时,我们希望营造更有气势的打击氛围,通过加强与新闻媒体的配合,及时通报工作情况,大造舆论声势,全面营造打击整治的良好环境。并结合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等“六进”活动,广泛宣传商业贿赂的危害性,使打击商业贿赂专项行动深入民心,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
第三,我们将加大与三打两建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做好案件协查机制,形成整体合力。并对重点领域、重点地区开展商业贿赂案件的摸排工作,努力深挖案源,组织精干力量对全区相关生产、销售企业和专业市场进行明查暗访,第一时间掌握发现相关线索。
第四,积极开展对各单位各镇街三打两建的检查督导,有线索决不放过,有案件决不放纵,对通风报信、有案不办或充当保护伞的坚决查办,并且追究当事人的党纪政纪甚至刑事责任,从严惩处,决不姑息。
总之,着力优化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是我们目标的一个长效目标,把三打两建工作与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共建共享幸福顺德”的战略部署有机结合,更好地打造和提升我区的高效、廉洁、创新的政务环境,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使全体市民住得安心,吃得放心,活得开心、工作有信心。
(编辑:吴双)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