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净龙身的“老龙王”(右一)立于河道上 顺德城市网消息 马冈村有一条百年龙舟几乎是整个马冈都知道的事。甚至是连大良的很多人都知道那条老龙。这些天,接近端午龙舟赛还有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马北村的龙舟队还要抓紧时间来进行训练,今年的端午节全村将有10条龙参与竞渡,老龙舟也“出马”,只是不再参与竞赛,只用作游龙。
半个月前,马北那条老龙在村里青壮年的努力下,从泥滩里挖了上来。相对新龙舟引龙仪式的隆重,老龙舟的起龙仪式显得有些简单。村里青壮年合力把老龙舟从水里撬起后,还未来得及给它刮净身上的泥苔,只能把它与另一条同样未清洗的龙舟绑在村里的小河道上。
今年,老龙舟将会继续它的使命:作为村里训练用的龙舟,以及端午节表演的游龙之一。
老龙舟年过百岁,龙身自然是受到伤害的,有人建议把它拆解,但马北村大部分人不同意,因为这条龙舟不但是马北村的“村宝”,还是唯一一只代表马北村参加过1980年在三洪奇举行的龙舟赛的龙舟,那场比赛对于顺德龙舟而言是一场有着“解放”意义的赛事。
■ 讲述:20年前三洪奇龙舟“大战”
沉了20年的龙舟情
龙舟是顺德人喜爱的一项民间活动,每年的端午节,几乎每个镇街都会举行龙舟赛。然而在文革时期,划龙舟被扣上了封建主义的帽子,使得划龙舟本来是全民的喜事,一下子变化忌讳了起来,不少村的龙舟也因此被破坏。
当年马北的老龙舟为了避免遭到破坏,村民选择了把它沉于村里的河涌里,而这一沉就是将近20年。
一场比赛引起的骚动
直至1980年三洪奇那一场龙舟赛要开赛的消息传来,马冈村民那颗原本已被尘封的心变得骚动起来:我们也想参赛龙舟比赛。
而作为当时马北村的村长,老李是直接促成马北村参加那一场比赛的关键人物。
马北村作为顺德龙舟最活跃的农村之一,上至白头老翁,下至孩童,几乎是人人皆会划龙舟。只是曾经的那一股激情,随着村里唯一一条龙舟的沉没而被尘封起来,马北村的龙舟情结足足被压抑了将近20年。
20年后,当得知顺德要举行龙舟赛时,马北村的男女老少都按捺不住了。“当时,村里很多人一听到消息,纷纷到我这里来,要求村里也组队参赛。”老李对于当时村民的激动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作为一名龙舟爱好者,面对着村民的期盼,老李的心也不能平静了,在经地一番考虑后,老李向全村发出了号令:组队参加三洪奇龙舟赛!
马冈龙舟再度出发
很快地一支40多人的龙舟赛队组建起了。年纪最大队员的有40多岁,最小的只得16岁。
龙舟队免去了生产队劳作的要求,每天要做的就是专心进行龙舟训练。为此,每天从早到晚,40多名队员就架着那一只从河涌里捞起来的百年老龙舟穿行在村里的小河道上。
那年,26岁的吴振添也成为了龙舟队的一员,他加快说,当年为了参加比赛,村里挑出了最健壮的青年,花了将近2个月来训练。“当时生产队还是按公分计算劳动的,龙舟队的成员每人每天可以得到12个公分,这是当时村里最高的待遇了,很多人一天劳作了一天也得不到12个公分的。”有这样的待遇是因为龙舟被村里人寄托了很大的期望。
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终于迎来了比赛。开赛当天,作为村长的老李,开着船,带着村里的龙舟队以及啦啦队,从村里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三洪奇的比赛现场。
百艘龙舟决战三洪奇
“从来没有见到过那么大的场面,参赛的队伍来自江门、番禺、广州、南海等地,共100多条龙舟排列成行,漂浮在江面上,河岸两边围满了观看的人,整个河岸沸腾不已,这是一场足足压抑了20年的比赛啊,我们怎么能平静得下来呢。”当时的老李,在观众席上,声嘶力竭地为村里的龙舟队加油呐喊。几乎所有人都像老李一样,压抑在心里那一股闷气,似乎一下子被释放出来,河岸上的呐喊声响彻了整个赛场。
虽然,马北村的参赛队因走错水道,划出赛道外围,只得了第20名,仅拿到了一个“风格奖”。不过,那一天,马冈村仍然是全村开宴,迎接这支“战龙”的归来。
老龙出海,凯旋归来
不过,很快地,马冈村再一次驾着那只百年老龙再次现身在大良举行的 “大良大龙船邀请赛”,并一举夺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这次也是那只百年老龙舟最后一次代表马北村参加比赛,自此以后,老龙舟每年只用作训练或游龙使用,每年结束了比赛后,老龙舟又被村民小心地埋进河里,加以保存起来。
“村里人都不舍得把它拆了,它就是我们村里有‘文物’了。”正正是出于对老龙舟的珍惜,村里先后两次给老龙舟进行了翻新。今年,端午老龙舟将会跟其他“后辈”再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再秀风姿。
梁雯雯(编辑: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