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德和社区某小区的张先生非常苦恼,据他描述,最近他遇到一伙“骗子”,竟然在两个小时之内“骗走”了他7000元人民币,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了一探究竟,城网君于2月27日下午来到张先生家中一探究竟。
据张先生回忆,2月17日下午,他们一家人回到了家中,发现自己家中主卧洗手间与厨房两处的地板有明显的积水现象,经过张先生的排查发现,是因排水管道老化,家里出现了漏水现象。
因为平台推送,张先生轻信了不知名的“防水补漏”公司。
其实,张先生家中的漏水现象一直都有,也有长期合作的师傅上门维修,可当天师傅没空预约不到。看着日益增多的积水,张先生心急如焚,这个时候,张先生无意中在浏览某平台的时候收到一则推送视频,推送的视频是关于防水补漏公司的介绍,视频中的讲解员看起来十分专业,对防水补漏知识了若指掌,并表示“收费合理,价格透明,先服务后收费”。
张先生当即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点进了链接,并留下了自己的个人信息。
“当天下午大概5点,6点的样子,一个自称防水补漏公司的负责人就联系到了我,说可以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今天在南海施工没办法赶到,可以约明天。”随后张先生跟对面确认了一些细节,如价格等,并约定好18日下午14点来到张先生家中帮忙进行“补漏”工作。
等到了18号下午14点,对方如约而至,据张先生的描述,“对方戴着两个口罩和安全帽,手上拿着一个仪表,一进门就奔着漏水的地点过去,将仪表摆弄来摆弄去,最后得出结论,要进行微补,无需打孔的那种,但是胶水有点贵,一斤要168元。
听到是“微补”,张先生便下意识地以为最多不就3-4斤,700-800块钱绰绰有余,便同意了这笔交易,于是两名施工人员便下楼去取了修补工具上楼,开始了工作,期间为了工作的方便,施工人员对张先生表示,他可以先去做自己的事情,补好了会叫他。
因为补漏的地方有两处,张先生便去了厨房那块查看另一个工人干活。可20分钟过去了,在主卧洗手间的师傅迟迟不见出来,张先生便产生了怀疑,进到洗手间查看,看到张先生来了,施工人员立刻表示施工已经完成。
可到了计价环节,张先生就傻眼了,通过称量,施工人员表示,这次的补漏用了50斤的胶水,按照每斤168的价格,张先生需要付8400元,因为是新客户,施工人员还“贴心”地为张先生打了折,仅收他7000元。
张先生一开始是拒绝的,但两个施工人员立刻表现出凶恶的一面,迫于压力以及对自身安全的担忧,张先生最终还是通过“支付宝”将7000元人民币付给了对方,但张先生也向对方公司索要了发票和收据,对方给出的答复是没带收据本,得晚上回去才能开收据和发票给他。
这种“防水补漏”两个小时收了张先生7000元。
可到了晚上,张先生再通过微信联系对方的时候,却显示对方已经将他们拉黑了。在发现在自己可能被骗,张先生第一时间拨通了110进行报警,并于第二天去了警局报警。
但经过警方解释,因为对方是有提供相应的服务,这属于民事纠纷,这种维权只能走消费者保护协会,张先生旋即也投诉到了消费者保护协会,但因为没有证据保留,消协也无能为力。
最后,张先生希望通过自己的现身说法,告诫广大消费者,不要轻信网络平台,如果选择了网络平台,那一定要去正规第三方机构,在接受服务的时候,进行拍照留底,问清楚公司地址和公司名称,提高警惕,如遇到收费不合理的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谨防上当受骗!
编辑:李俊杰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