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展到今天,特别是一些先发地区,还不转变观念,一步步向文化、情操这些方面转换,它的内涵和后劲是不足的。
———梁维东
南都应借着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永久落户顺德这个机会,请更多的大师来到顺德,让文化更接地气。
———莫高义
过去的这个周末,顺德与“文学”紧扣:一场业内关注度最高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四场包括余华、阿来等一线作家的讲座。而前日上午,论道顺德———2014南都顺德周末论坛借着第1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在顺德举行的机会,将论坛与文学沙龙结合,邀请到了18位参与文学奖评审和颁奖的作家、获奖者,与5位顺德的本土作家一起交流“文学中的南方”。其中既有马原、孙郁、方方等国内知名的作家和学者,也有顺德作协主席吴国霖、副主席宋庆发等参与,成为“论道顺德”到目前为止最具文艺气息的一期。
顺德区委书记梁维东对话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书记莫高义
顺德发展不要迷信高楼大厦
顺德城市网综合消息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在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系列活动中,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梁维东在与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莫高义的交流中表示,顺德的城镇化之路不需要迷信高楼大厦,但需要从经济发展一步步向文化、城市内涵转换,否则会后劲不足。
梁维东:文化元素让顺德变得更软更有内涵
在上周六下午的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开幕前,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勇就带着莫高义以及南方都市报相关领导在北滘文化中心参观了一圈,莫高义表示中心很有气魄,“没想到一个镇的文化中心能做到这一步,很不简单。”
梁维东在之后的座谈中解释,顺德过去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制约了发展后劲,直到2011年请了不少专家,研究顺德的城镇化之路。“当时就提出了一个疑问,就是我们是否需要和广州一样高楼大厦?后来专家认为顺德的城市本底就是岭南水乡,也已经形成了一个中心,10个小镇各自分布,因此才定下了魅力小镇的方向,北滘是一个典范。”
“我自己从这个案例去理解,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需要共同进步,不过不要单一地迷信高楼大厦。”梁维东表示很感谢南都能把一些文化元素和三产元素带到北滘这个魅力小镇,让顺德变得更软更有内涵。“只有制造业的话,那一个地方只是硬邦邦的。”
莫高义:顺德是一个很好讲故事的地方
听完梁维东对于顺德城镇化的经验,莫高义连连称其具有国际视野,“环境建设是一个生产力,其中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他说,顺德是一个很好讲故事的地方,无论是地方的活力,还是创造力都是走在全国前面,他认为南都应借着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永久落户顺德这个机会,请更多的大师来到顺德,尽可能搞得更活泼一点,让文化更接地气。
去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派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和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对华人首富李嘉诚进行了独家专访,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轰动。莫高义认为,这种“1+X”的方法带给集团的意义,是如何全面利用南方报业旗下十多个报纸、杂志和网站的平台,“在同一个时间对同一个事件进行报道。”在他看来,顺德的城镇化经验就具有这个条件,“顺德无论是行政体制改革还是经济体制改革,都一直为全国改革作经验,接下来让我们把这些梳理一下,找一个合适的机会进行全方位的报道。”梁维东即表示南都一直关注顺德改革,但从这个高度还是第一次。
梁维东感谢莫高义第一次来到顺德就带了这么大一个“礼包”。“如果发展到今天,特别是一些先发地区,还不转变观念,一步步向文化、情操这些方面转换,它的内涵和后劲是不足的。”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