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吧,碧江金楼的后花园有一幅《碧江廿四咏铸铜壁雕》被称为“碧江的清明上河图”,牛乳、绣花、云吞也是碧江特产……
5月21日,碧江旧阵时历史文化展览开幕,这里展示了北滘碧江社区的过去和现在。展览坐落于原来的祠堂慕堂苏公祠,以“诗画碧江-二十四咏”为主题,描绘碧江记忆画本。其展陈内容包括:碧江自然地理、历史地景、碧江人文故事、传统节庆、文化、产业、美食、碧江的建筑特色以及碧江传统手工艺等内容。
碧江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长期性展览,位于碧江村心大街西14号,在金楼建筑群北侧。这是一座讲碧江历史的展览馆,原身是一间祠堂——慕堂苏公祠,在村心大街中段,坐西向东,面阔三间,一路三进两天井。左右均为本房三兴堂的宅第,祠堂门前河涌对岸是本祠的地塘、照壁和谷仓,形成一组祠、堂、宅、仓聚合的古建筑群,对比林立的镂耳山墙集结出一个瓦阵,很是壮观。这座祠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俗称新祠堂,大门上的牌匾是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的于右任先生手书。整座祠堂面阔三间,进深三进。展览也依照祠堂的平面布局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溯回碧梦展厅,讲碧江的前世今生;第二部分,是江水烟霞展厅,讲碧江的村落格局和传统建筑——祠堂民居的形式;第三部分,是文乡雅集展厅,讲碧江的经济、民俗文化、传统节日和宗族文化、教育、历史事件;第四部分,架罉展厅,讲传统手工艺人。
据介绍,该展览由北滘镇宣传文体旅游办公室指导,碧江社区党委、碧江社区居民委员会主办,广东省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项目支持,顺德区档案馆、《北滘志》编纂工作领导小组协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象城建筑、象田创文、翻屋企社造中心联合策展的地方文史展示馆。希望通过村史馆的建设与展陈,全面呈现碧江的历史、地理环境、文化特色、生态产业,强化碧江人的归属感、认同与自豪感。
除此之外,碧江村史馆的筹建过程开展“碧江村史馆共建策展人”计划,以“建言献策”、“展物征集”、“联展活动”、“文创共创”等途径,调动地方慈善会、宗亲会、学校、社会组织、企业等10余家机构,百余位社区居民、社会人士的全方位参与共建。因此,碧江村史馆是集众人之力、汇众人之智的“参与式村史馆”。
未来,通过碧江村史馆的展陈,带动碧江其他历史文化资源的进一步保护与活化,丰富“碧江社区博物馆群”的路线建设;进一步挖掘碧江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传承。
编辑:万家长
通讯员:方志濠
图片:北滘摄影协会汤跃范拍摄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