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今年的9月开学季,顺德区各镇街多所学校建成或升级改造,还引入了一批优秀校长和教师,让优秀的教师培育出优秀的人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将视角转到这些刚来到顺德的“辛勤园丁”,通过质朴的笔触、感性的镜头,记录下他们的“开学第一周”,为教师们的教育情怀致敬。
□人物档案
姓名:胡克新
年龄:26岁
任职学校及职务:北滘中学高中生物老师
毕业学校:北京大学
个人经历:2014年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2018年保研在基础医学院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硕士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2篇,获得北京大学优秀科研奖、优秀医学生奖学金等荣誉,并从2022年1月开始来到北滘中学教书。
从小就在北方生活和学习的胡克新,一直憧憬着有一天来到南方。
如今,在顺德的北滘中学如愿。今年年初,她开启了第一段教师旅程,并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指引,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看到学生们恍然大悟,我就会有幸福的感觉。”
从小,胡克新的学习成绩就不错,有很多的同学找她问问题。“当时给别人解答问题就挺有成就感的,”胡克新笑着说,当时她还并不确定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当老师。
在快要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她没有像班里大多数人一样去科研单位或者是生物科技公司,而是选择把知识带到课堂,她希望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教给更多的学生,点燃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
爱尔兰诗人叶芝曾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胡克新一直把这句话作为教学理念,她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汲取知识。
最初,胡克新选择生物也是源自于兴趣,从高中时期开始,她就觉得生物很有趣,想要继续学习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于是,她在大学就选择了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天天泡实验室。毕业后的她,在上课时,也会将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
胡克新通过各种方法了解顺德。
带着憧憬和期待,跨越南北来到顺德
“北方很冷,我很小的时候就坚定以后找工作,一定要去南方。”从小就在北方生活的胡克新说道,自己经常会被冻伤,天气也比较干燥,换季的时候基本每天都会刮风。所以,“我是带着一种憧憬来到南方的,来了之后,我也确实是很喜欢这里的气候。”
“顺德有一线城市的品质,却没有一线城市的压力。”胡克新还认为,顺德的交通、人才政策、地理位置都很不错。“我选择这儿的时候,其实是有做长远考虑的,选择顺德,也是因为它具有发展前景。”
胡克新告诉城网君,来到顺德的北滘中学,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季德华校长。自从兼任北滘中学校长以来,每天早上6点,季德华都会准点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也因此被称为“6点钟校长”。“有这么负责任的校长在北滘中学,我相信学校也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胡克新说道。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胡克新心里是非常忐忑的。
开学第一周,从忐忑不安到充满信心
其实,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胡克新心里是非常忐忑的,会担心不能把自己知道的知识讲透彻、讲明白。对于老师来说,整本书可能都很简单,但是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就不一定能理解。所以,胡克新每备一次课,都要磨很久,不仅是寻找线上课程的资料,还会和前辈们一起交流学习,确定重点难点的章节。
在真正开始上课之后,胡克新发现学生们还是很喜欢生物课的,这给予了她很大的信心。“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教给学生知识,看到他们恍然大悟,我就会有幸福的感觉。”胡克新分享道。
对于比较难的课程,胡克新会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找到经典例题。同时,还会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解释抽象的知识,让学生们理解起来更加轻松。
■系列报道
编辑:金易红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