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在信号灯增设雷达探头实时监测车流通行情况。
“这段路比以前畅通了不少,缓解交通堵塞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家住北滘南源路段附近的司机袁先生说道。
据了解,北滘南源路紧临广珠公路,车流量大。其跃进路、南昌路、建设路三个路口功能区复杂,有学校,商业街,菜市场等,加上道路并不宽敞,两边都有停车位,因而在早晚高峰时期交通堵塞现象非常明显。针对这个情况,北滘综合执法办推出智能交通边缘计算自适应系统,以有效缓解交通堵塞情况。
自今年8月21日起,北滘智能交通·南源路试点项目开始施工,并于10月6日通过验收正式试用。该项目以南源路与跃进路、南昌路、建设路的三个交通路口的信号灯为试点,采取更换信号灯控制总机、在信号灯增设雷达探头的形式,实时监测四个方向380米范围内的车流情况,并通过分析车流量,智能调节各方向绿灯通行时间和红灯等候时间,缓解交通堵塞情况。
实时监测四个方向380米范围内的车流情况。
“优化前通过这三个路口的时间约10分钟,现在是在3分钟。”北滘智能交通系统负责人刘伟介绍,堵车时一个方向会浪费约8秒的时间,项目试运行后,一个交通信号周期(四个方向)由原来的平均140秒,降至105-115秒之间,节省约30秒。且车主等红绿灯的次数也由一开始的2-3次,降为1次。根据具体情况,每次节省的时间也会不一样。
系统运用控制箱进行快速计算分析,及时判断车流量。
“就相当于这三个路段有三个交通管理者,他们之间可以互相通话,及时调节车流量。”刘伟形象讲解了系统的另一个功能,他表示,这三个路段的智能交通系统并非是孤军奋战,而是紧密相连,彼此协调放行时间,给车主一个更好的通行效果。
试运行前后效果对比。
从该项目实施前后车流量情况分析对比图可知,在高峰期这三个路段的车流量与平均车速都有较大的提升,车辆最大排队长度与旅行时间也大幅度下降。各指标都不同程度的优化提升,有效提高了道路车流通行效率,减少市民等候交通信号灯时间,优化北滘镇中心城区道路通行环境。
据项目负责人梁贵海介绍,此项目还在验收中,验收周期为45天,若在这期间内系统质量、效果以及群众反响都不错,便会上报推行。(李佳)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