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凌晨三点多,在南源路,南昌路,蓬莱一路,蓬莱二路等九条马路上,总能见到一个穿着绿色外套的背影,她在夜幕下骑着一辆电动单车跟在垃圾压缩车旁,穿梭在无人的街道上。
她就是已经54岁的北滘环卫工人邱惠秋,每当遇到垃圾桶她就会停下来,用双手将装得满满当当的垃圾桶拖到垃圾压缩车前,一字排开,随后启动垃圾压缩车。垃圾压缩车自动将垃圾桶抬起,倾倒,放下,邱惠秋则又将清空的垃圾桶整齐排列在路边。为城市带来洁净,是邱惠秋多年来反复做的事,也是让她感到非常骄傲的事。
邱惠秋每天都在沿路清理垃圾桶。
“干着男人才会去干的活”
这些年的时间,她吃过不少苦,苦难没有打败她,反而促成她养成坚毅乐观的性格。在与城网君交谈的过程中,邱惠秋除了提到早逝的丈夫会流露出伤感的情绪,其他的事情,讲着讲着就会大笑起来。“倒垃圾其实都是男人干的事情,但是我也能做。靠的就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她还很骄傲地告诉城网君,从业的17年,她没有生过一次病。
从事环保工作的17年间,她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道路保洁,手握扫把行走在大街小巷。现在的她则主要负责跟车清运垃圾。一个装得满满的垃圾箱,重则有几百斤。在那些做餐饮的街道前,垃圾箱装着满满的泔水,又沉又臭。邱惠秋需要将这些满满当当的垃圾桶拖到压缩垃圾车前进行清倒,妥妥的体力活。在北滘邱惠秋所在的片区,只有她一个女性在做这项工作。
每天早上,她都要跟着垃圾压缩车跑九条道路,每条道路上都有几十个垃圾桶,多的一条道路有40多个垃圾桶。从凌晨3点40开始,直到早上7、8点结束,在这4个多小时里,她需要将这几百个垃圾桶全都清空。
用木棍将垃圾桶中的垃圾压实。
提及为什么要转向这个与垃圾桶打交道的岗位,她说,机缘巧合下替同事顶岗了几天,发现自己干这个完全没问题,就一直坚持了下来。“累是累了点,但是垃圾总得要人来收啊,不然就一直堆在那里,影响大家的正常生活。”
“一个人又当爸又当妈”
城网君最初联系邱惠秋时,她的微信头像显示的是她与小孙子的合照,微信名称是美好人生,她给人的初印象是简单又幸福。但是在深入了解之后,你会发现“美好人生”的背后,经历了太多难熬的时刻。
2003年邱惠秋在妹妹的介绍下来到顺德北滘环卫队工作,留下家里14岁的女儿和12岁的儿子,只身来到顺德,没想到,一干就是17年。
来到顺德的第二年,丈夫就因为意外而离世,得知这个消息,她感到世界都崩塌了,“心里苦啊,没有办法。”回忆起那段最艰难的时光,邱惠秋脸上流露出少有的哀伤。料理好丈夫的后事,她继续回到顺德工作,那一年,她时常想着丈夫就会哭起来,手里握着扫把,一边扫着无人的街道,一边默默地流泪。
家里的顶梁柱就这样没了,生活的重担全部都压在她一个人的身上,她一个人又当爸又当妈。为了负担两个孩子的学费,邱惠秋需要打两份工。在早上的清扫做完后,又去工厂上半天班,中午又继续扫地。她说,只有这样,才能勉强支付孩子的学费和自己的生活费。
邱惠秋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尊重和理解。
“城市不干净,我们脸无光”
17年的时间,她的工资从最初的400元,到现在已经涨了不少,节庆日上班还有三倍工资。现在她的两个孩子都已经在北滘结婚生子,北滘已经是她的第二个家。
邱惠秋非常感谢政府和公司对她的关怀,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城市不干净,我们脸无光,一定尽职尽责把工作努力地干好。”现在已经54岁的她身体还非常硬朗,但有一半的头发已经花白,她说:“以我的身体我还可以继续做十年,继续为北滘的干净整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现在唯一让她感到生气的事情就是仍旧有人对环卫工人不够尊重。因为垃圾的味道比较大,工作时,有人从她身边经过会捂着鼻子厌恶地说着“真臭”。听到别人这样说,她感到心里酸酸的,同时,她会将戴在头上的帽子往下拉,遮住自己的脸。
“但是世界上还是好人多,更多的人会跟我们道一句‘辛苦啦’,天气热的时候还有人给我们送水,让我们感到很温暖。”邱惠秋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目光中透露着自信和自豪,并继续说道,环卫工人不怕脏、不怕累,以一人脏换来万人洁,还是希望能得到更多人的尊重和理解。(邵巧玲)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