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筑牢“隔离带”,北滘镇各党组织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充分发挥先锋带头作用,联动群众,在疫情防控一线扮演了各种“角色”,成为防控“多面手”。北滘组织办联合顺德城市网特别策划北滘党员的“72变”,试图通过一个个防“疫”人员的角色转化,挖掘北滘抗“疫”战士形象,展现北滘在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党群合力冲向前的精神状态。
医护人员此时也是“服务员”,为患者提供周到温暖的健康服务。
“这个片区的家庭医生是我,我去!”
“剃去头发,她们依然是最美的!”
……
这些坚定而自信的声音,来自疫情防控期间的留观点的家属,来自社区的家庭医生,来自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而无论是留观点、隔离病区还是居家隔离的人员,她们的日常看护,都是医护人员。此时的医护人员,变成了被隔离人员所在区域的“服务员”,每天为患者例行检查、量体温、送药、送检……社区的甚至还要上门服务。
疫情防控以来,医护人员“既当爹又当妈”的双重角色,北滘镇的党员医护人员带头做先锋,肩负医护的责任,也兼顾服务的角色。此时,他们是医生、护士、统计员、消毒员、清洁工,俨然成了多能手的“服务员”。也正因此,才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更好的医护和服务,患者的情绪得到缓解,疫情这场防控阻击战如今已看到曙光。
收到指令,马上出发。
我们是党员,“哪里的服务有困难,我们先上”
“我是党员,而且是呼吸感染科主任,我不上谁上?”今年53岁的北滘医院呼吸感染科主任万水春,疫情期间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立即着手隔离病房的筹建,并召集第一批医生(8人)做好“战前”动员,对医生进行培训,主动参加发热门诊会诊疑难患者,特别是从1月26日开始就驻守在医院,24小时待命,连续2天深夜会诊疑似病人,并及时与区专家组联系会诊。和万水春同在一个医院的护士高红梅也有同样的担当和勇气,面对“作为妻子,你对万医生坚守防控一线怎么看?”的问题,她说:“作为医生,特别是呼吸感染科主任,理应当守在第一线。”“您不担心他吗?”“我相信他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
“那里危险,让我去。”北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卫医生陈勇,也是党员,当抗击疫情的号角吹起,他主动放弃了休假,第一时间奔赴抗击疫情前线。他主动申请去危险地方——医学留观点。他说:危险的地方,你们走开,让我上。”应疫情防控需要,陈勇临危受命负责创建留观点。从无到有,拟方案,做计划,建制度,在物资供应紧张,人员缺乏的情况下,他克服重重困难,只用一天,留观点初见雏形。如今,陈勇已在另一个集中隔离区负责全面工作。
面对危险,他们一直向前。
而接替陈勇的,是北滘医院的赖小斌。今年春节,赖小斌计划籍着春节的假期回乡下探望患重病的父亲,在大年初一接到医院紧急召集令之后,他就马上启程返回北滘,初二就直接到发热门诊值班。离开家乡之际,久病在床的父亲深情地对他说:“医院需要你,国家需要你,那你就得上!就像上战场那样!”这是一名老共产党员,更是一名中越战争中的抗战英雄对儿子的嘱咐。初三是赖小斌父亲的生日,当天晚上他还特意打电话给父亲,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一早就接到父亲突然离世的消息……赖小斌匆匆回到家乡为父亲办好后事,又再立刻赶回医院继续申请到发热门诊值班。2月2日,赖小斌作为北滘医院第三分队的负责人紧急接手北滘医学留观点,全面负责区医学观察中心的工作。接手区医学观察中心创建工作之后,他连续十天从早上六点工作到凌晨,完善医学观察的中心制度、架构、人员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尽可能减低观察中心运作过程中出现失误的风险,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服务。
北滘医院内科支部委员、内三区的护士长的周艳芬,每天一早她就会穿上防护装备,在隔离区的各个楼层忙碌,因为这边留观者都属于密切接触者,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长期多次与留观者亲密接触,更加大了被感染的风险,可她从来没有推脱过、犹豫过!当她完成当天工作,脱下防护服时,她的衣服早已经被汗水打湿,脸上鼻子上都出现了重重的口罩压痕!
他们是党员,带头上门服务。
我们是先锋,“哪里有需求,我们提供上门服务”
“我家钥匙怎么藏才好”“家里开门的密码是***”“帮我将生活用品和小孩的用具带过来”“电脑、百科全书、茶叶放在哪里哪里”……密切接触者总是特殊的,未过隔离期不能回家,作为北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负责人的罗立超,总会接到他们的“特殊的要求”。此时的罗立超,秒变服务员,和队友们满足他们的要求。
“别过来,离我三米!”是前段时间同事们最爱对着罗立超开的玩笑。因为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他总要深入“虎穴”进行调查及终末消毒,总是与“病毒”走得很近。1月26日上午,到密切接触者家里完成消毒后,因那家中已经无人看管,他专门派出2名医务人员,在保安人员见证下,用清水擦拭其屋内外所有门把手等金属器具,尽量防止因使用含氯消毒剂喷洒生锈,体现了防控工作的专业与细心。此前的1月23日下午,接到居民反映发现了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消息后,面对未知的感染危险,他也毫不犹豫带上装备赶赴现场调查处理。经过详细了解及苦口婆心的健康宣教,才逐步消除了在场9名群众的疑虑及不满情绪。
周到的服务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感谢。
黄志刚是碧江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家庭医生。2月11日,他接到电话,一市民家中有两位老人行动不便、身患多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家中药物即将用完,居住小区内有新冠确诊患者,担心外出会增加感染风险,希望医院能根据病人以往的药方,开药后寄到家中。得知此消息,黄志刚添加了当事人微信,嘱其将老人之前服用的药品拍照发过来。当他发现有部分老人服用的药品,服务站内没有的时候,马上跟北滘医院沟通帮老人开药的最佳方案,并协助当事人与北滘医院落实看诊、缴费、拿药及异地医保报销等问题。当晚7点,黄志刚医生趁回家吃饭的空当到医院取药并于12日一早亲自把药送上门。
1月27日上午,北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辖北居站正进行着科室日常疫情防控知识的更新培训,护长冯燕红突然接到电话,镇面某片区出现有接触过武汉旅居史的一名群众,需要马上安排医护人员和村居的联络员共同前往排查。“这个片区的家庭医生是我,我去!”北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还不待护长分配工作,一旁的医生巫波荣主动请缨,随后便急急忙忙地背起出诊箱,头也不回地前往排查地。
群众回忆说,在北滘的巷子里,一个身穿白大褂,肩背出诊箱的身影穿行着,嘴里说着各种安抚的话语,刚从这家出来,又急冲走进下一户,他就是巫波荣。(万家长)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