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顺德正值蚊媒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期。北滘充分发挥小区楼栋长熟悉楼情、服务意识强、协调能力好的优势,通过明确楼栋长“属地管理”职责,调动居民主动参与“清积水、防蚊虫”行动,实现“小事不出楼栋、风险就地化解”,降低蚊媒密度和传播风险。
北滘社区跃进大福楼小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成为蚊媒防控工作的“先进生”。
“无物业小区”,为何成为防蚊灭蚊的“先进生”?
据了解,大福楼小区总共有7栋楼、76户业主,楼龄已超过20年。自2020年4月物业主动撤离后,小区管理曾一度陷入困境。作为扎根多年的老业主,大福楼7-8幢楼长刘志宏挺身而出,联合多位热心邻居,成立了“楼栋街坊会”。
从此,微信群成了他们的“服务热线”,邻里谁家有事,一声招呼,刘志宏和伙伴们总是第一时间响应。“以前物业要单独收费的事,我们邻里搭把手,就免费解决了。”刘志宏说道。遇上楼栋大事难事,街坊会召集大家坐下来议一议,群策群力,把决定落到实处,赢得了业主们的信赖。
刘志宏展示大福楼“活力街坊会”锦旗,这是北滘社区党委、居委会对楼栋街坊会工作的认可。
走进大福楼小区,虽然楼貌略显陈旧,但十分整洁舒适。这是因为,五年来街坊会持续开展楼栋维护工作:老化渗漏的消防水管、漏雨的楼顶、破损的隔热板、堵塞的下水道、错位的空调排水管……在北滘社区居委会、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一心社工等单位支持下,这些问题都被业主们齐心协力一一解决。
大福楼小区
其中天台改造的工作令刘志宏记忆犹新。“以前天台被很多建材垃圾堆积,滋生了大量蚊虫与老鼠。”为了处理这些问题,2024年,他带头号召街坊会成员,发动40多户业主代表齐上阵,硬是清理运走了整整8大卡车废弃物。这场彻底的“楼顶大扫除”,让肆虐的蚊群“悄悄搬家”,也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新场所。
改造后的天台议事厅,焕然一新
不仅如此,街坊会还积极推动、协助每家每户装上了严密的防蚊防鼠纱窗。这些点滴积累的维护,看似平常的防护网,在蚊媒防控时期,默默筑起了一道守护居民健康的“无形屏障”。
专业除四害公司对大福楼小区进行消杀
对于此次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刚收到疫情相关信息时,刘志宏没有迟疑,快速反应,立即联系专业除四害公司进行消杀,及时向业主科普防蚊灭蚊知识。居民也对刘志宏的号召十分支持,立刻翻盆倒罐清除积水,全面排查蚊虫滋生风险点。
完成整改后的住户阳台
“平时工作做得好,关键时刻心不慌。”刘志宏坦言,业主的利益,就是我们大家的利益。只有同心同德,拧成一股绳,才能让大福楼越来越好。接下来,他将继续带领大家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共同守护好健康家园。
楼栋长“四好”工作法,助力蚊媒防控抓细抓实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北滘社区在小区楼栋长管理方面,总结出了一套“四好”工作法,值得复制推广。
首先是“选好人”,明确楼栋长人选。以住宅楼栋为单位,选拔栋长(每栋1名),优先考虑熟悉楼栋情况、组织能力强的居民。目前北滘社区132个街边楼共选聘楼栋长112名,覆盖率达100%。
其次是“定好责”,细化楼栋长职责每日巡查。楼栋长每日早晚各1次巡查本楼栋公共区域(如楼梯间、楼顶天台、阳台外延)及居民门前“三小件”(花盆托盘、水桶、废旧容器),发现积水立即督促现场清理。
同时是“管好效”,建立考核激励。每月对楼栋长工作进行考核(如巡查覆盖率、问题整改率、居民满意度),考核结果与“优秀楼栋长”评选、物业费补贴挂勾;对表现突出的楼栋长,在社区公告栏、微信公众号公示表扬。
最后是“办好事”,防控显成效。通过强有力的组织和执行力,加固了居民的安全屏障,不仅有力支持了社区的防控工作,更树立了良好的邻里互助楼的示范作用。
编辑:文宁、廖晓彤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