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心梗靠吃药撑了几年,我应该也能扛!”6月10日,37岁的网约车司机张先生在胸痛发作后三次拒绝120救治,最终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命悬一线。这场与死神的赛跑,因和祐医院医护人员的坚持和多学科协作赢得转机。
三次拒诊:经济压力下的致命误判
据了解,自6月初起,张先生频繁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伴呼吸困难,因父亲心梗病史他意识到是心脏问题,却因"跑车方便时再就诊"拖延。当天,他载客途中突发胸痛,坚持送完乘客后症状反复,首次拨打120后因症状缓解取消出车;误判低血糖进食时再次剧痛,二次呼叫120后仍拒绝医生提出的急诊冠脉造影建议:“现在能不花钱就不花钱”。
生死接力:多学科协作创造奇迹
当天11:55患者抵院时,和祐医院心内科已启动应急预案:急诊科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心内科专家持续沟通手术必要性,医务部同步联系家属。就在患者坚持签字出院时,监护仪突然报警:心率骤降至45次/分,血压持续下降。在家属和医护的联合劝说下,患者最终同意介入治疗。
12:45导管室准备就绪,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中段95%狭窄。苏海明团队迅速开通血管并植入支架,14:00手术成功。术后患者感慨:“要不是医生坚持,后果真不敢想。支架费用也比想象中低很多。”
医生警示:年轻人心梗更凶险
心内科苏海明副主任医师指出,张先生的"扛病"想法是致命误区。ST段抬高型心梗需在黄金时间内手术开通血管,否则随时可能心脏骤停。特别强调:“年轻人血管突发闭塞时,因缺乏老年人侧支循环代偿,心肌坏死速度更快,极易发生猝死,远期经济负担可能更重。”
据悉,目前患者恢复良好,这场生命接力不仅展现和祐医院医护团队对职责的坚守,更印证了"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救治原则。专家提醒:突发持续性胸痛伴大汗、恶心时,请立即拨打120,把握120分钟黄金救治期。
编辑:关外
通讯员:冯婷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