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师友给我‘温柔的一刀’。大家的真知灼见既给了极大的鼓励,又指出了我创作中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为我以后的写作指明了方向,让我受益匪浅。”6月28日,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佛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谭用散文集《月光与糖霜》作品讨论会在佛山市禅城区东华慧美艺术馆举行。聆听完各位前辈、师友的“箴言”,谭用深有感触,他表示很荣幸也很感动新一届评协把第一次实打实的讨论给了他这部作品。
《月光与糖霜》讨论会现场
新使命
说真话、建真言,以文艺评论推动佛山文学大发展
文学评论和文学创作是文学发展史的两条车辙,积极发挥评论对于创作、阅读的促进和引领作用,是坚守文学评论时代价值与批评精神的客观需要。
2024年6月15日,佛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换届,新当选的佛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盛慧表示,文艺评论有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使命,希望大家“讲真话、用行话、免套话”,用专业评论助推全市文艺创作大发展、大繁荣。
《月光与糖霜》讨论会的举行,正是基于此背景。2024年10月,谭用散文集《月光与糖霜》由花城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汇集了他近年来精心创作的48篇散文,分为“岁时记”“食事记”“在岭南”“梦非梦”“读书如行旅”5个篇章,以新市民的视角深情描绘佛山顺德的风土人情,表达对家乡茂名电白的怀念。书名则源于李白笔下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月光代表的是来时路,是故乡,糖霜则是当下生活的土地,是现居地。一篇篇情真意切,娓娓道来的作品,深情流露出作者内心世界的喜乐与感恩。
值得一提的是,《月光与糖霜》曾被评为 2022 年度佛山市群众文艺作品评选文学类一等奖,入选 2022 年佛山市顺德区文艺精品项目、佛山市文联 2021-2022年度重点文学创作项目扶持。
新火花
首次聚焦谭用散文集《月光与糖霜》创作的“得与失”
讨论会现场,文学前辈、师友们围绕谭用《月光与糖霜》创作的主题思想、叙事结构、语言风格、情感记忆等方面各抒己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陈天旋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他认为,《月光与糖霜》的语言风格朴素、简洁、画面感强,对于高中生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作文材料”,尤其是对于乡村风土与风俗文化的描写,十分值得借鉴。同时,他也指出“美中不足”的地方,即没有地处理好家乡和异乡这两层关系,情感的融合、抒发给人一种分裂感,有些表达略显空泛化。
在佛山青年作家陈荣珍看来,《月光与糖霜》用白描的手法呈现生活气息、人间烟火,读来给人温润、细腻的情感共鸣,这是优点恰恰又成为缺点,因为“过于清淡”,就像一碗没有加盐、加菜的白粥,久而久之容易带来“审美疲劳”。
顺德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方五四则认为,文字老练是《月光与糖霜》中较为突出的特点,尤其是《新年的预备》《春天的农事》《父亲的九月》等篇章,在看似平实的叙事中暗藏机锋,在克制抒情的表象下透着哲思。但老练的同时容易“跨线”成为老气,缺乏“年轻态”,有瞻前顾后的掣肘,导致情感上的挖掘不够充分,即“没有写透”。
新加入佛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的语文教师宋逸驰表示:“《月光与糖霜》语言很细腻,情景叙述中掺着豁达乐观,有一种‘新南方写作’的风格。”但同样有一个遗憾,那就是作品里的情感起伏不够明显,使得叙事缺乏跌宕起伏的张力。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佛山市作家协会散文创作部主任赵芳芳直言不讳地指出,写作运用的借景抒情、借物言志手法,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身上。就目前的作品来说,这一点还不够聚焦。她还指出,在创作过程中,吸引读者的关键在于明确表达文章的核心思想。正如书名《月光与糖霜》一样,看到书名就有强烈的阅读欲望。但书中5个篇章的部分标题处理过于直白,给人书名和内文“货不对板”的错觉。同时她提醒谭用避免陷入“报纸副刊”的写作路径,努力跳出这种写作圈子的局限,“见人见事”,深入到事物的本质里去。写到一定程度,要融合时代大背景,聚焦某个方向,深耕深挖,先写出个人特色,再走多元化创作之路。
作为谭用文学创作路上的良师益友,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佛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陈小文坦言,从大家的发言中反思自己的写作,确实还有提升的空间,这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举例提到,广东除了粤菜,还有客家菜、潮州菜,因此建议谭用多阅读岭南文化等方面的经典书籍,以增强写作的“历史厚重感”。
厦门大学文学博士、佛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朱郁文以《做一个俗世中“握笔的人”》为题给《月光与糖霜》作序。“写日常,写生活,终归还是要写人。谭用笔下的文字,不华丽,情感不激烈,虽事小人微,却各有动人之处。”朱郁文在序言里写道。在讨论会现场,他则一针见血地希望谭用往“大散文”方向创作突破,通过长期的积累构筑深厚的文史哲功底,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人文厚度和时代意义、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作品。对于谭用目前尝试创作的小说作品初稿,朱郁文直指问题要点: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语言文字等方面都比较平,故事主线不明,挖掘不够深,人物关系处理不够自然,建议多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短篇小说,通过反复研究从中习得写作技巧。
新要求
文学创作要着力时代的痛感、生命的质感、文学的美感
最后,佛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盛慧作总结发言。他认为,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是具备时代的痛感、生命的质感、文学的美感。散文创作的背后,需要有文史知识的储备,更需要将生活体验升华为哲学思考,以语言功力锤炼出独特风格,并在历史维度与现实观照间构建认知桥梁。因此,盛慧同样建议谭用多读经典,找到文学的意象,不带功利地去阅读,以积累和培养对文字的敏感。在实际创作时,要扬长避短,开启所有的文学感官,开头吸引人,结尾像老酒一样有余味,正文把握语言的节奏,反复雕琢,以唤起读者的情绪,或愉悦灵动,或起伏跌宕。
开展文学评论需要勇气,聆听真实的批评声音需要更加大的勇气。“听完大家的意见,我感觉洗了个澡,浑身舒畅。”谭用表态将认真梳理、消化大家宝贵的意见,为接下来的文学创作“蓄力赋能”。
当天的讨论会与会者畅所欲言、坦率真诚、氛围热烈,达到预期效果。接下来,佛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将不定期开展类似的专题讨论会,针对本土作家、文艺家的具体作品给予点评和品鉴,通过及时、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推动佛山本土作家和文艺家不断成长和进步,进而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编辑:文宁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