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打开大门,就能听到黄连中心广场的热闹声,感觉自己从未离开社会。”5月15日上午,顺德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朱凌霞带队到勒流街道走访慰问困难残疾人廖叔,廖叔的开朗的笑声和乐观的态度感染了在场所有人。顺德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伍成亮,勒流街道党工委委员卢俞君参加慰问走访活动。
在全国助残日(5月18日)来临之际,顺德通过“调研+慰问+服务升级”的组合拳,展现残疾人保障工作从短期关怀到长效机制的不断深化。
助残日行动:全区联动送温暖
70岁的廖叔站在家门口,听到慰问组一行的脚步声,立刻热情地招呼:“快进来坐!”他转身回到屋内,轻车熟路地搬出胶凳招呼客人。尽管双眼看不见,但他的动作熟练而自信,仿佛视力问题没有带给他任何不便。
作为顺德慈善会“安心善居”项目的首批受惠者,廖叔的家经过改造后焕然一新。这个先天性视力一级残疾的特困老人,在政府兜底保障和“安心善居”项目的帮扶下,把清贫的日子过出了温度。“生活还能自理,但是因为眼睛看不见,平时很少出门。”廖叔笑着说,声音洪亮,精神矍铄,完全看不出已是古稀之年。
慰问组一行被廖叔的乐观感染,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仔细询问他的生活需求和身体情况,并嘱咐各级组织认真落实帮扶政策,解决好廖叔在生活、照护等方面的问题。
同日下午,区民政人社局党组副书记、区残联理事长洪浩鹏带队走进北滘困难残疾人家庭,倾听残疾人心声,针对残疾人实际问题提出镇街各部门要从康复、就业、生活等方面为慰问对象提供必要扶持,定期入户了解情况。
助残日期间,区民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伍成亮,区民政人社局党组副书记、区残联理事长洪浩鹏,区残联副理事长梁伟分别到勒流、乐从、杏坛等镇(街道)残疾人服务机构调研走访,区民政人社局、区慈善会共走访1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区镇两级联动开展多样化慰问活动,掀起全社会关爱残疾人群体行动热潮。
关爱长效化:永不落幕的“民生答卷”
截至2025年5月中旬,顺德区持证残疾人达29845人,全区已形成“7家残疾人托养机构+741张托养床位+17家残疾人社区康园机构”的立体化服务网络。这一数字背后,是顺德区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系统谋划。
据介绍,2024年,顺德区民政人社局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全区残疾人事业迈上新台阶,实现新发展。顺德圆满举办2024年残特奥会聋人篮球(男子组)预赛,赛事期间线上线下浏览和关注量达200多万,打造了全国残特奥赛事的“顺德样板”,被省残联誉为残疾人赛事“教科书”,获得中国残联、省残联、市残联领导的高度肯定;推进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在2024年第十七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中,顺德运动员潘嘉敏、梁伟聪、孙变变三人获得1金4银1铜共6枚奖牌、1个第六名的优异成绩,成功实现顺德区残奥金牌“零的突破”;对1877名残障儿童开展康复救助工作,投入约278.5万元为630名残疾人实施居家上门康复服务;精准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2024年累计发放区级残疾人就业创业补贴1299万元,惠及4042名残疾人。
“慰问金只是‘雪中炭’,我们更要铺好‘长远路’。”2025年,顺德将继续以全力以赴的姿态,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努力推动残疾人事业向高质量、专业化发展。
为残疾人特别是贫困重度残疾人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是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实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让残疾人掉队的重要举措。根据《顺德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施方案(2025年)》,顺德将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优先帮扶困难残疾人家庭和重度残疾人家庭两类,着力解决困难残疾人家庭和重度残疾人家庭急需,把握残疾人家庭的个性化需求,兼顾共性与个性,分类确定改造内容。
从体育赛场的荣耀时刻到居家生活的细微改变,从“雪中送炭”的温暖到“细水长流”的守护,顺德每一位残疾人都能共享社会的发展成果。在这里,关爱不是节日的限定礼物,而是365天永不落幕的民生答卷。
■相关资讯
编辑:钟柳梅
通讯员:叶静哲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