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显示,经推荐申报、材料复核、专家初评、社会公示、评审委员会审议等程序,确定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942人,广东共有58人入选,其中入选的7个佛山人中,有2个顺德传承人。
顺德区入选的2人中,黄田胜被认定为“香云纱染整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林惠宣被认定为“龙舞(人龙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通知》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能力水平,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希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香云纱又名“响云纱”,具有多种优点,它挺爽柔润,日晒和水洗牢度佳,防水性强,易洗易干,色深耐脏,不沾皮肤,轻薄不易起皱,柔软而富有身骨,经久耐穿,非常适合炎热的夏天穿着,被海外人士誉为“黑色闪光珍珠”服装,成为中国丝绸的名品。
黄田胜,1987年至今就职于新民晒莨厂(今伦教成艺晒莨厂),长期担任多个佛山本地晒莨厂的技术总顾问。自1986年起从事香云纱染整技艺相关工作至今已39年。
不同丝绸对薯莨水的浓度要求不同,图为黄田胜在调配薯莨水。
黄田胜熟知香云纱染整技艺每道工序的核心技艺。香云纱染整技艺是采用植物染料薯莨为丝绸染色的一种工艺,需要经浸莨水、晾晒、洒莨水、封茛水、煮绸、卷绸、过泥、洗涤、晒干、摊雾、拉幅、整装等“三洗九煮十八晒”近30道完整制作工序。
摊雾工序,是在傍晚六点后将绸缎平铺在草地上约四十分钟,以吸收草身的水分进行软化。
黄田胜致力于香云纱染整技艺的创新性发展,在传统产品的基础上还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如使用现代面料如印花丝绸、缎、棉麻制品等作为坯料生产香云纱,并采用现代染整技术如水洗、磨砂等工艺进行香云纱的后处理,为传统的香云纱添加现代的元素。
黄田胜进行洒莨水环节。
2001年,黄田胜将新民晒莨厂由集体经营改为股份制,更名为成艺晒莨厂,并出任企业法人代表。此举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该厂生产规模逐扩大,产量由1988年每年3—5万米增加到至今的70万米。
黄田胜正在指导年轻学徒学习“过河泥”环节。
黄田胜在香云纱保护基地为学生讲解香云纱染整技艺相关知识。
2020年6月12日,伦教香云纱学院宣布挂牌,黄田胜被聘为首批专家顾问;多年来黄田胜积极举办和参加宣传教育活动,各类研学活动和公益讲座惠及人数过万;在行业博览会、公众活动中宣传香云纱,促进香云纱在新时代有新合作、让香云纱“走进生活”。
黄田胜助力香云纱相关研究,为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香云纱染整技艺》《中国香云纱》的编写提供口述材料;2022年7月,他担任香云纱协会质量监督小组成员,推动香云纱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编辑:梁云
部分图片来源佛山非遗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