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龙”在顺德有着不俗的地位。龙江镇,龙潭村是把“龙”放进了名称当中;龙舟是顺德的一张金色文化名片;李小龙出生在顺德……这些“龙”都是顺德的瑰宝。
而在杏坛,从舞龙衍生而出的“四小龙”,不知道你是否了解呢?
光华人龙舞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光华人龙舞。顾名思义,人龙舞就是由人组成一条龙。而光华的人龙舞需要一百多名有一定功夫底子的运动员交叠组成龙的形状。表演期间不换人,所有运动员必须默契配合,动作划一,翻动手上的彩带起舞,以呈现最佳的表演效果。光华人龙舞集聚人体的“力与美”,它既强调吸纳龙的精神,又融入人的灵气,比一般使用道具龙表演更生动,更有气势,舞出了龙气吞山河的气概。由于这种人龙舞准备时间比较长,以往在杏坛镇的闹元宵大巡游时才有机会看到。2008年6月7日,人龙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值得我们给它点上一个大大的赞!
此外,龙潭火龙舞——又称香火龙,是杏坛特有的一种舞龙。据说隋唐时期,杏坛地区常有涝灾,百姓生活困苦。人们只能把希望寄托于神灵之上。于是人们供奉龙王,希望龙王不要发洪水,当时的人们用稻草扎成龙的形象,插上香火,抬到寺庙参拜,那一年便风调雨顺,谷物丰收。于是这个习俗就保留了下来,每到庙诞,乡民就举行火龙巡游活动,成为当地独特的民俗。
有人有香火,在杏坛,还有漂亮的“北水金银龙”。据传,曾有一位八十多岁的北水村民尤四姐用平生积蓄,购置了金龙、银龙各一条,赠送给北水男女子舞龙队,北水村组织起60人的金龙、银龙舞龙队,是富有地方特色的舞龙队。《中国体育报》还曾把北水女子舞龙队、均安女篮、顺德女子醒狮和顺德女子龙舟队合称为顺德妇女体育项目中的“四杰”。只是后来因战火影响,人民生活无以为继,这一习俗便逐渐荒废了。
而现在,杏坛又有了新的“童子金银龙”,孩子们通过杏坛龙狮协会的教练们悉心指导过后,也纷纷参与到了这项有趣的运动当中。
说完了有特色的本土舞龙,杏坛的“龙”也有走向国际化的一面。国际标准龙,即按照国际标准,龙身长18米,直径33厘米,配备10名运动员,6名乐手。整个舞龙套路时间为8-9分钟,动作模仿龙的各种姿态,既追求构思巧妙又要丰富内涵,再配合音乐以达到整体高度统一,从而展现出龙的精神风貌,振奋人心。
独特的舞龙文化既寄托着顺德人消灾降福的愿望,也激励着顺德人奋勇拼搏。这些有趣的民俗伴随着顺德人代代相传,春节将至,你还记得有哪些特别的顺德过年民俗吗?
编辑:梁敏贤
来源:顺德博物馆、顺德区档案史志综合整理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