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影剧院
34年来多少悲欢离合的场景在这里出现过?多少人曾在这里留下欢笑与泪水?多少人在这里感叹过“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凤城影剧院一座对“老顺德”来说,充满浪漫电影情怀的建筑,于1974年动工兴建,1976年9月正式开业,是顺德首座影剧院,曾红极一时,最终于2008年5月1日后“息影”。
凤城影剧院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模仿当时的广州友谊剧院兴建而成。其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揉合了中式和西式建筑特点,雄伟壮观。正面的大厅由玻璃窗组成外墙,显得宽敞明亮;剧场宽广、整齐、舒适,可容纳现众1689人。
剧场内配有当时国内较先进的“松花江”35毫米放影机和电动升降的宽银幕。舞台宽达16米,后台设有化妆室和供剧团人员住宿的四层楼房一座。
30年前一票难求
凤城影剧院34年来陪伴了很多“老顺德人”一起成长。当时,市民看电影的选择不如现在多,只有港产片“独领风骚”,一些风行影片一天开10场,场场爆满。
据了解, 1978年到1980年,是顺德影院最辉煌时期,甚至一票难求。1979年每月观众超过15万多人次,按当时大良5万人计算,平均每人每月至少看4部电影。
凤城影剧院的“兴衰”史
老一辈的顺德人说,“凤城影剧院”原本不是这个名字,它的前身是“人民戏院”,而且是经历两次易址发展而来的。
起初上世纪50年代末的“人民戏院”位于现华盖市场附近的仁爱门诊位置,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搬到了文化公园内,即现凤山中路青少年宫旁边的购物中心位置,从那时起,不再使用“人民戏院”的称呼。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易址重建后,崭新的凤城影剧院迎来最兴旺的时段,而造就这辉煌时期的重要原因便是改革开放初期。当时,人们的娱乐方式不多,看电影成为了当时人民主要的精神食粮。
当年的凤城影剧院,不仅要承担放映电影的任务,还充当着会场的角色。在县前路政府大楼(现大良街道办)建起前,顺德县大大小小的会议都在剧院进行。
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受到娱乐文化多元化和多样化发展的冲击,加上影剧院的设备日趋落后,凤城影剧院很快进入了疲软期。到了2000年后,影剧院的上座率只有两三成。
因影剧院建筑物已是几十年前的老建筑,存在安全隐患,最终于2008年5月1日正式结业。其后,影剧院长期空置,建筑设施年久失修,日渐残旧破损。2014年初,凤城影剧院历经60天时间被拆除。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凤城戏剧院的兴衰
也正是时代发展的“证据”
编辑:方钰淇
来源:大良文化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