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奋斗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顺德区容桂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联合顺德城市网策划推出“容桂先锋微讲堂”,以党员先锋的榜样力量激励广大党员、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聚街道上下奋进的力量,为“重振千亿大镇雄风,打造湾区品质名城”再燃激情、再攀高峰。
■人物档案
姓名:马秀珍
党龄:36年
曾获荣誉:容桂街道优秀共产党员、容桂街道一星级志愿者
志愿者马秀珍在容桂街道做志愿者。
今年66岁的马秀珍,退休前是容桂新容奇医院的一名护士。退休之后,她始终闲不住,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志愿服务。
马秀珍说,“人贵在坚持,做一两天志愿服务容易,做一周半个月也容易,但长期做志愿服务,还真不容易。”
采访中,问及做志愿服务计划做到什么时候时,马秀珍的回答是:"作为一名党员,身上承担着责任,应该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在志愿服务中,也能找到服务他人的乐趣,所以希望自己可以做到走不动。"
马秀珍为市民群众派发疫苗接种资料。
这份职业,让她依依不舍
马秀珍是广西人,从小喜欢照顾人的她在上学时就确定了人生目标:做一名白衣天使。中专毕业后,她来到容桂新容奇医院工作。之后顺利成为一名护士,为市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在工作岗位一做就是30多年。
30多年来,马秀珍在容奇医院儿科、内科等多个部门担任护士长,每一个岗位她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特别是在口腔科,马秀珍为了工作放弃的周末和节假日数不胜数。正是她凭着一股吃得苦、耐得烦的劲头,带出了一批批技术过硬、专业能力强的护士“特种兵”,帮助了一个又一个患者。
马秀珍说,口腔科护士的手,是医生双手的“延续”,为何这样说?原来,口腔诊疗工作通常需要借助种类繁多的设备、器械,涉及的器材达十多种。护士需要在熟悉口腔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每项口腔治疗过程的每个步骤,以及专业器械的使用,了解医生的工作程序和习惯,做好预判,从而达到服务的高质、高效。
退休后,医院再返聘马秀珍工作了2年多。工作之余,只要遇到口腔疾病患者咨询问题时,她就会耐心地解答。渐渐地,她觉得这不仅仅是在帮助患者,在服务他人中也能让自己寻找到快乐。
在服务他人中也能寻找快乐。
退休比上班还忙,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
本该享受退休生活的马秀珍,却在这场新冠疫情袭来的时刻,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看到一线人员那么忙,我在家也坐不住,做了几十年的护士工作,这个关键时刻不能退缩。”马秀珍说,虽然不能再干护士工作,但可以力所能及地做其他工作,当听说振华社区招募志愿者时,她二话不说,也没有跟家人商量,就主动报名参加了。
今年以来,顺德区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容桂街道也全面启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每天都有许多人到接种点接种,接种点也急需人员维持秩序。在容桂街道体育中心、容奇医院疫苗接种点,几乎都可以看到马秀珍忙碌的身影,引导群众有序排队接种、做好个人防护。
休闲之余,马秀珍与志愿者一同加油鼓劲。
4月以来,每天一大早,马秀珍就迅速赶到接种点,身穿马甲,在接种流程的不同点位和区域,引导前来接种的人员从进门到扫健康码、测温,进行信息登记查看等流程,引导市民群众有序排队接种。保障群众安全、有序、高效地完成疫苗接种,防止发生人员聚集和不良反应。
据她介绍,从振华社区到新容奇医院或者容桂街道体育中心,骑车不到10分钟,走路半个小时。每天,她都是按照规定的时间到达地点,即使有时候遇到下雨,也不例外。
“请大家有序排队,把疫苗接种相关信息拿在手中。”这是马秀珍说得最多的话。她告诉城网君,每天早上与晚上接种点是最忙碌的时段,很多来接种的上班族都陆陆续续地排队登记接种,现有的志愿者也忙不过来。疫苗接种最高峰的一天高达3万人次。
直到接种点的人流陆续散去,这时已接近晚上8、9点,马秀珍拿出手机才看到好几个家里人的来电,她回拨过去微信视频,电话那头儿媳举起女儿的手向她挥挥:“奶奶,你那边怎么样了,有没有吃饭,家里给你留饭菜了。”马秀珍冲手机里的孙女点点头,画面里儿媳的手机镜头扫过家里欢乐轻松的场景,她的疲倦似乎也散去了一些。
“家里还是很支持我工作的,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今年的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工作,经常忙到很晚。有时候我回家了他们都已经睡了,早上又很早起来上班,不过家里人也没说什么,只在背后默默支持我。”马秀珍每当想起有家人在默默支持她的工作时,眼睛里总会泛起幸福的泪花。
马秀珍为群众测量血压。
以身作则,婆媳齐上阵为疫苗接种出力
马秀珍作为一名党员,时刻用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每一个人。在疫苗接种时期,马秀珍做志愿工作早出晚归,儿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也为之动容。据她介绍,每次回家时,儿媳都会问她做志愿者有什么感受,主要负责什么工作等,一时也激发了儿媳做志愿者的兴趣。
“我在企业上班,平时都比较忙,周末可以抽出一点时间,要不我也去做志愿者,为疫情防控出点力。”儿媳的话让马秀珍感到欣慰,她也为儿媳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感到骄傲。
就这样,在马秀珍的带动下,只要周末有空,微信群里有志愿者服务报名贴时,儿媳就会报名参加。据她介绍,刚开始儿媳做志愿者时有点生疏,经验不是很丰富,吃过“闭门羹”,有遇到不配合工作的,有遇到冷嘲热讽的,有遇到吵架的……但想想每天有许多人来接种疫苗,心里也没有什么怨气。
除此之外,儿媳每次都会把家里要做的事提前完成,如洗衣、做饭、拖地、送孩子上学等日常工作,才安心去做志愿者。
马秀珍为老人戴口罩。
因为从事护士工作30多年,基层经验十分丰富。马秀珍除了在疫苗接种点维持秩序、登记信息之外,还会利用自身优势,向市民群众普及防疫知识。她表示,在做志愿者时,发现周边的人对疫情防控、疫苗接种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就想着借助这个机会利用自己的医疗知识为大家提供专业的防疫服务,宣传一些防护常识。
在马秀珍看来,做志愿者工作,相比穿着防护服在疫苗接种点工作的医护人员,自己的辛苦不值一提。"大家根据分工,忙碌在预检分诊、疫苗接种、留观等各个岗位上,开启‘白+黑’接种模式,与时间赛跑,高效处理各个环节的工作,开足马力保障市民‘应种尽种’,每个人都不容易。”马秀珍说道。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要率先垂范,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志愿者亦是如此。”马秀珍表示,在志愿者岗位上,“我从来不认为我的年龄大了,年轻人可以做的,我一定可以,我希望一直做到我走不动了,不断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她笑着对城网君说,发挥余热向前走、向前冲,这是作为党员应尽的一份责任。(袁永 视频苏海燕)
■系列报道
容桂先锋微讲堂|叶毅萌:扎根基层,做群众的“贴心人”
容桂先锋微讲堂|黄任华: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