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北滘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3662.5亿元,国内税收收入145.7亿元。如今,北滘拥有3家千亿企业、14家上市(控股)企业、超300家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了全区近一半的高层次人才,全镇人口超过50万人。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加快推进,给北滘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北滘镇党委政府坚持党建引领,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多方共治,积极发挥专业力量,并通过村级工业园改造、城乡品质提升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的群众基础,打造出“一村一品”,形成了基层示范。为此,北滘综合治理办公室联合顺德城市网,一起为大家解码基层治理的“北滘路径”。
“笑奶带你来黄龙摘冬瓜,保证食到你笑哈哈。哇,这个冬瓜园又大又宽,瓜靓还品种多哦……”近日,不少顺德人的朋友圈都被一条短视频刷屏了,视频里一位男扮女装的网红去到黄龙冬瓜农耕文化园,带观众见识到了园内的黑皮冬瓜、香芋冬瓜、墨皮冬瓜、粉皮大冬瓜等多种多样的冬瓜品种。
这条视频中,黄龙村党委书记陈忠青还和一位瓜农伯伯一起,作为冬瓜的“代言人”,为观众介绍了园内的冬瓜。“最近有好多市民慕名而来买我们冬瓜,现在一下子都不够买了!”陈忠青表示,黄龙打造“一村一品”,村民积极配合参与,冬瓜这一特色品牌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了。
让沉寂的文化重新“活过来”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黄龙村有了种植黑皮冬瓜的习惯,其黑皮冬瓜个大、囊少、肉质紧实,还便于储存运输,逐渐形成品牌,享誉在外。随着工业发展,黑皮冬瓜不再是黄龙村的主要经济来源,种植冬瓜的人越来越少了,但谈起黄龙村种植冬瓜的历史,村民依旧非常自豪。
黄龙冬瓜文化节
近年来,北滘镇推行“一村一品”工作,黄龙村发现过去家家户户都种植的冬瓜渐渐淡出年轻人的视野,便想将其再度活化起来。“黄龙冬瓜中还蕴含着‘团结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非常值得村民学习营造的,所以我们就想重新把‘黄龙冬瓜’这个品牌打造起来,吸引更多人去参与、学习。”黄龙村党委委员马静驰表示。
2018年,黄龙村举办开始冬瓜文化节,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年,冬瓜厨艺比拼、冬瓜雕刻、冬瓜评选、冬瓜文创……围绕冬瓜主题开展多种多样的互动体验活动让冬瓜节的热闹冲破云霄,每一年都吸引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
村民参与冬瓜种植评选活动
黄龙村村民周彩梅是村里种冬瓜、做冬瓜干的一把好手,她告诉城网君,过去自己种的冬瓜都是自己吃,或者送给亲戚朋友,现在村里的结对企业、社工站都会帮瓜农销售冬瓜,自己种的瓜也多了一些。“很多人都喜欢买冬瓜干,虽然卖到的钱不多,但我们还是好开心。”周彩梅说起冬瓜,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如今,村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冬瓜合作社,一帮喜欢种植冬瓜的村民在一起交流种瓜经验,互赠冬瓜种子,还一起用冬瓜煲汤做菜,为村里推广冬瓜文化出谋划策。“村民现在交流更多了,邻里之间其乐融融。”黄龙村村民周锦财笑道。
推广冬瓜种植,村民之间交流更多了
让过去的历史一直被铭记
黄龙村通过打造一村一品,让沉寂的文化再次热闹起来。而北滘的西海村利用村居的红色底蕴,让西海大捷的光辉历史一直被铭记。
1941年10月17日,日军派祁宝林率伪军1000多人大举进犯西海,时驻顺德西海的广州市区抗日游击队第二支队(简称“广游二支队”)利用西海地区河涌、鱼塘纵横交错的有利地形,以及蕉林、甘蔗地形成的天然“青纱帐”,率军民共同抗击伪军。经过近12小时的浴血奋战,广游二支队以不足300人的兵力,歼灭伪军1个团,仅伤亡2人取得了该战大捷。
《西海颂》被改编为舞台剧形式
为纪念这场大捷,西海军民谱写了歌曲《西海颂》,这首歌一直流传至今,是西海村几乎每个村民都耳熟能详的歌曲,还有不少人将其改编为舞台剧、动画、互动游戏等,让西海的革命精神不断传承,西海党群先锋队红歌队队长霍焕娣就是其中之一。
霍焕娣将《西海颂》改编为舞台剧的形式,和队员一起用表演的形式将“西海大捷”的红色革命精神播散给更多人。据了解,红歌队队员都是西海本地居民,年过半百的他们都有一颗爱国的心,希望通过这个舞台剧让更多北滘人了解这段历史,同时让西海红色文化得到传承。“《西海颂》是我人生表演中最有意义的一个作品,”霍焕娣说。
西海抗日烈士陵园
1952年,为了纪念抗日战争时期顺德之“西海大捷”和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顺德县人民政府在西海村里建了抗日烈士纪念陵园,以寄托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和无尽怀念,每年都有不少人前来烈士陵园瞻仰烈士。
西海大礼堂即将正式投入使用
在西海抗日烈士陵园对面,有两座新建立起来的红色建筑,这是西海礼堂、村史馆以及党群活动中心所在的位置,将于7月25日正式揭牌并投入使用,将成为集展览、研究、征集收藏、宣传教育、文化交流、互动体验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西海村党委委员霍雪莹透露,依托新建成的西海礼堂、村史馆、党群活动中心,以及原有的西海中心公园等地,西海村计划在10月17日西海大捷纪念日当天开展红色文化节活动,营造全民参与、全民学习的氛围。
林头水乡文化节上展示文创产品
事实上,如今北滘镇的每一个村居都在打造乡村文化品牌,精心打造乡村“软实力”,如三桂篮球、三洪奇煎堆、桃村栾樨、莘村曲艺、林头龙狮等文化。“一村一品”特色党建品牌的打造,既兴旺了产业,又守护传扬了传统文化,激发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新动能。(杨丽莺 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系列报道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