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忆往昔风雨兼程岁月如歌,看今朝百年华诞风华正茂。转眼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100年的风风雨雨。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再到如今的灿烂辉煌,这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栉沐风雨,却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为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及“人民至上”的精神,即日起顺德城市网推出“辉煌100年·顺德党史系列”栏目,和大家重温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
1945年,中共领导的珠江纵队在顺德的活动空间已受到国民党的排挤,抗战刚结束,国民党就加大打压力度,珠江纵队必须北撤,中共在顺德的力量几乎已被清空。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顺德发生了一个弟弟潜伏、哥哥掩护,最终成功地在顺德布下了中共的秘密地下据点的故事。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正是发生在顺德的弟弟潜伏、哥哥掩护的故事。
弟弟岑君成接到秘密任务
为恢复中共顺德党组织,上级只能从外地安排一些党员进入顺德。然而,外地党员在顺德人生地不熟,别说发展组织,就是立足也很困难。
这时中共广州市郊委在潭洲(当时属中山县管辖)找到一位党员岑君成,他是桂洲的名门之后,回乡工作不仅名正言顺,而且凭着深厚的社会关系可以方便开展党的工作。
党组织给他的任务是物色落脚点,以便安排其他党员进入顺德隐蔽活动。
岑君成(岑仲勉之子)保存的岑仲勉著作【档号:6-F1.24.1-017.30】
在堂兄岑君厚的帮助顺利成为地下党员
岑君成是桂洲里村人,祖辈是商人,父亲岑仲勉是历史学家,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顺德县志》有传)。
其家族较为庞大,同宗兄弟不少,其中同曾祖父的堂兄岑君厚刚刚接任里村中心小学校长一职。
兄弟相逢,无话不谈,岑君厚虽然对岑君成的政治倾向有所觉察,但仍然希望他回来帮助打理学校,这正合岑君成的心意。
1945年冬,岑君成成为抗战胜利后第一个从外地进入顺德并顺利立足的地下党员,并以里村中心小学为据点,安插番禺的同志在顺德异地隐蔽,1946年1月在里村小学成立了中共地下党小组。
岑君厚也成为抗战胜利后第一个支持顺德党组织的党外知识分子。
县政府任命岑君厚为里村乡中心国民学校校长的公函【1-4-0033-0125】
进退两难,岑君成决定“单刀赴会”
尽管这样顺理成章,但还是被敌人嗅出丁点气味。
1946年,内战气氛加剧,国民党县政府派出大批便衣到处活动,“清查”共产党人。县政府秘书陈伟中与岑君成是同乡,抗战初期同在粤北的广东省行政干部训练所受训,国共两党出现裂痕后,岑君成根据组织安排而撤退,因而被干部训练所以私带公物为名予以通缉,所以陈对岑的政治面目有所知晓。
当岑君厚把教师名册呈递给县府时,陈伟中警告说:“岑君成有共党嫌疑,你是校长,发生问题要负责任的,要注意。”
岑君厚回来后提醒岑君成,并问:“你知道四叔(指岑仲勉)有什么熟人?出了问题要找哪些人?”
岑君成意识到问题严重,如果立即撤退,就等于坐实“共党嫌疑”,连累他安插回来的同志,党组织这个据点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不管不问,大家都有心结,疑虑重重。
怎么办?
大家共商对策,分析了各个方案的利弊,决定让岑君成“单刀赴会”,以老同学、旧同事之名主动拜访陈伟中。
作为曾被国民党通缉有案的人进入县府,确实需要胆识,在党组织的鼓励下岑君成毅然前往,同陈伟中解释粤北的事情是“因为年青不懂事”,并装作懊悔的样子,表示以后不会再做那样的“蠢事”。
一番叙旧,疑云初步消除,气氛缓和,地下党组织未受滋扰,容桂据点的阵脚稳住了。
▼岑君成的回忆文章【B9-182-004.】▼
岑君成请辞,地下据点继续发挥作用
到了暑假,为安全起见,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岑君成向岑君厚请辞,并推荐中共顺德副特派员黄静生来接替教导主任一职,岑君厚欣然同意,里村小学的地下据点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来源:顺德档案史志
编辑:左翠银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