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陈村曾从顺德脱离出去成为独立市,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虽然陈村独立设市的历史早已湮没无闻,却在档案里被真实地记录下来。
上图是民国16年(1927年)8月8日由陈村市市政筹备处发给西医生郑励成的一张准予执业证书,落款专员司徒修。
据广东省档案馆编印的《民国时期广东省政府档案史料选编》所记,1926年12月2日,省府2届委员会4次会议录 民政厅提议:拟将陈村镇改为独立市,并委司徒修为筹备专员。众议:照准。
陈村作为独立市存在的历史极短,前后不到两年。1928年9月11日,省府4届委员会91次议事录载, 省民政厅复:核拟陈村等市应存应废,抄录各市原呈暨调查表。议决:陈村、九江、梅菉、北海四市均裁撤。
为什么会设陈村市?又为什么会被裁撤?
恐怕要从中国市政制度的变迁说起。
据《广东省志·民政志》记,中国的市政制度,开创于民国北洋政府时代,但当时所谓市,仅是一种自治团体,不是一级地方行政实体,没有规定共同的设置原则。而陈村设市的原因,从下面一份会议录中可见一斑。
1927年4月21日省府2届委员会22次会议录民政厅呈:陈村市政筹备专员称,年末市面萧条,亟须展拓市区。附市区图略。经民政厅复勘,所划区域,尚与设市本旨相符,转省府核定公布。议决:照准。
看来设立陈村市是以繁荣当地经济为宗旨的。当时的广东,类似陈村这样的“镇级市”还有7个,它们无一不是当时交通便利、商业繁荣、税收盈库的地区,“富可敌县”。设为独立市,无非是希望通过加强这些经济重镇的自治权力,推动他们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影响更广,扩大地区经济繁荣的局面。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改革原有市建制,将市定为地方行政区域,兼为自治团体,设市要求比前大为提高,规定特别市需人口100万以上,直隶于中央政府;普通市需人口20万以上,隶于省政府。1930年5月,国民政府废除上述两法,另颁法例,设市标准再度提高,将市分为行政院辖市和省辖市,规定“人口在三十万以上或人口在二十万以上而其所收营业税、牌照税、土地税每年合计占该地总收入二分之一以上的人民聚居地方,得设市隶属于省政府”。
因此,江门、海口、佛山、陈村、石龙、九江、北海、梅菉等8市(市政厅筹备处)均因条件不具备被撤销。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及时向全国人民敲起警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越来越成为华夏儿女的共识。在民族危机感逐步加深的过程中,民族责任感也迅速提高,并付诸实践;广大民众和各界人士以各种形式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根据顺德馆藏资料记载,当时顺德陈村本地报刊也通过《陈村市民抗日救国三日刊》,号召抵制日货,发出抗日救国图存的声音。
种花是陈村的一项主要农副业,也是传统产品之一,历史悠久。
汉皇帝曾把陈村(当时名为龙津)进贡的花卉种于御花园上林苑,至今已历2000多年,自清朝中叶起,陈村就以“户以花为业,村以花出名”而名闻中外。
解放后,陈村首次办花市是在1980年,1986年则迎来第二届花市,盛况空前。
1986年的陈村迎春花市摆在扩阔的广珠公路陈村中段上,全长5公里多,1月8日起至2月8日结束,历时一个月。进场卖花果达400多档,盆(株)30多万以上,品种近1000个,过场仅10天,便已售出花果20多万盆,销售金额达100多万。场面之壮观,不容小觑。
来源:顺德档案馆
编辑:黄青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