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镇街直达 > 陈村 > 崇文重教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人气兴旺,陈村这个地方曾被称为“小沙面”


  在陈村众多水乡村落中,若是没有潭州村,则相对而言地让陈村的水乡文化失色。潭州的整体风貌,是典型水乡古村的特色,以平阳大街至三字经文化公园一段最能体现。


  以前陈村登洲的平阳村片区是被称为“小沙面”。当时沿着大街涌“一河两岸”,附近商铺林立,人气兴旺,仅附近就有3间茶楼,丝厂、酒庄、米铺、豆腐铺等生意非常火爆,很多运送进出口商品的船只都要经过大街涌进行运输。




  如今的平阳大街,虽褪去了繁华,但也有着岭南水乡的宁静,小巷旁,小涌环抱、绿树掩映,巷边点缀着数间古朴的老房子,安逸而闲适。


  沿着平阳大街走去,便能遇见文艺风超足的菊庄书舍,菊庄书舍建于1837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性质为区氏祠堂,坐东北向西南,面阔8.4米。


  在陈村好多老建筑的屋脊都像长长弯弯的一条船,这种屋脊,俗称为“龙船脊”,不单单在陈村,其实“龙船脊”在岭南地区是极为普遍的屋脊形式之一。岭南地区河涌密布,以前的人多以“行船为生”,而且端午划龙船的风俗自古流传,因此,船是生活、出行的最主要工具,甚至关系到以渔业为生的村民的劳动作息,加之“龙”自古就代表祥瑞富贵,出于对龙船的深厚感情及崇拜,因而村民会在祠堂建造“龙船脊”。




  菊庄书舍的地面铺有阶砖、红砂岩,后堂前面有天井及两廊,右边走廊内仲保存有一块道光十七年的碑刻,整体保存的情况比较好。这块碑刻很好地印证了菊庄书舍的历史。




  在1956年至1982年,菊庄书舍曾经做过托儿所,附近老一辈人不少小时候就是在这里上的托儿所,之后这里也做过平阳村委办公室。




  或许如今,这里的光景萧条了不少,但故地重游,那年的风景还能浮现脑海,走在石板小巷里,似乎闯入了一个温柔的时空,远离了喧嚣,觅得一份清静了。


  来源:编辑整理

  编辑:李晓华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海外代购、网红店……看看古代顺德人都是怎么“剁手”的
下一篇:在陈村,有座顺德少见的纪念孙中山的建筑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