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顺德资讯 > 本土速递 > 社会万象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冯国祥:回不去的时光,放不下的龙舟梦


  “一条龙舟河里游,十二船手舟上走,咚咚咚鼓声响,万人欢呼端午好。”这样的场景是大良南华村伏波艇会领队冯国祥最美好的回忆,年近四十的他,并未在年轻时走南闯北、行遍天下,因为在小小的村落里,还有他放不下的梦想,放不下的青春。

回忆里的龙舟盛会

  右靠大良第一码头,对面是顺德旧客运总站(现为君莱酒店),极佳的交通优势让几十年前的南华、大良河成为顺德最旺的一条街。“那时候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南华可以说是顺德的贸易中心。”冯国祥感慨。


昔日声势浩大的龙舟盛会。(资料图)


  正因为经济状况好,还未改革开放时,南华伏波村的龙舟活动便非常兴盛,每年端午节,村里都起龙舟。从前南华村有一条有130历史的老龙船“银龙王”,龙船遍体刻有银色龙纹。但因历史原因,只留下几块银纹木头。现在南华伏波村里还有一条大型龙舟用于传统的端午节活动。

  南华伏波村传统的龙舟会非常热闹,划龙舟前,首先得祭神,南华伏波村祭拜的是关帝公,旧寨村请的主帅神,勒流勒北村拜北帝神。一头头肥满鲜香的烤猪裹上赤红的绸布,放入事先编好的纸黄色竹筐,借以祭过衔珠高角大龙头。


热闹的端午龙船饭。


  “十几年前,南华村可是顺德区传统龙舟会的焦点,各个镇街的龙舟队都要来拜访的。顶峰时期,能有百来条龙舟在宽阔的大良河上冲锋。”回想往日的盛况,南华何兆胜仍然为先辈的战绩自豪。

现实的残酷叫人难受

  往日的鼎盛已成为历史,现实的落寞叫人心酸。曾经风光无限的南华伏波艇会,现在只剩下老旧的砖房小艇,河右侧的现代化建筑明亮迷人,河左侧的红砖绿墙被时光遗忘。“办好一场龙舟盛会,十几万元是跑不了的,但现在村里拿不出。”对于村子里端午龙舟会现状,冯国祥很是无可奈何。

  2010年,他与何兆胜凑足9000块买回一条龙舟,组建了现在的南华伏波艇会。对两人来说,参加龙舟会的感受与鲁迅写下《社戏》时并无两样,是逃学都要去的盛典。


船员正在清洗龙舟。


  “建艇会的本意是延续伏波村的龙舟活动,那谁想到现在也要靠龙舟赛事维持艇会运转。”何兆胜摇摇头,又吸上一口烟。他是船队的鼓手,城网君听过那韵味古朴的声响,“咚…咚…咚…”,檀香木槌重重落在助威鼓上,让人心潮澎湃。

  这些年,两人一个训练队员,一个做船队经纪人,奔波往返在各场龙舟赛事。“拿的奖金除去船队支出,剩下的都用来组织端午龙舟会了。”冯国祥说道,每一次龙舟会都要花去几万块,但现实状况却是一年差过一年,前来拜会的船队稀稀落落。就连隔壁大门社区的船队也不过这大良河,只在自家村内过节。

  “国祥啊,你还坚持啥,不办就不办了,反正你也没钱拿。”诸如此类的话语不时从伏波村民口中冒出,冯国祥也会想“有啥意思呢,没意思”,但他仍然割舍不断。

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梦想

  话虽如此,勒流龙眼村“龙眼点睛”传统成功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还是让冯国祥看到了希望。在他看来,勒流的龙舟历史没有大良的悠久,但政府支持发展龙舟文化,每年龙舟活动帮忙拉赞助,各镇的龙舟队都会去到龙眼村切磋拜访。冯国祥希望,各级政府多支持龙舟活动,传统文化才能很好地传承下来。

  更让他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划龙舟。伏波艇会里,有一个刚上高中的男孩,他跟着父亲,迷上龙舟。还有一个24岁的年轻小伙子,已经是伏波艇会龙舟队的一员,跟着冯国祥、何兆胜以及一干队员们辗转各个赛场。

  “我是放不下龙舟的。”对冯国祥来说,那一条荡在时光长河的龙舟,串起了一代人最青春恣意的岁月,每年端午节,只要他牵头组织龙舟活动,异地工作的乡民们都会风雨无阻赶赴这一场盛典。(方敏、钟修程)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城网视点:一场直播带动一座城
下一篇:城网视点:顺德家居抱团营销能实现吗?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