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寒假了,“四脚吞金兽”回笼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培训班招生也火热起来!容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广大家长在选择假期培训时一定要仔细辨别,谨防消费陷阱。据了解,近期关于各类假期培训班投诉举报数量有着明显增加,反映的问题包括虚假宣传、收费混乱、名师做幌子、课时缩水到合同违约等。
日前,市民黄女士在某培训机构为孩子报了钢琴培训班,合同里写明签订后15日内可以退费。在孩子上了一节课后,黄女士发现培训班的老师并非如广告宣传的是资深专业教师,于是黄女士要求该机构退款,该培训机构以黄女士孩子已使用课程为由拒绝。
无独有偶,市民李女士为读初二的女儿提高英语水平,在“预缴2000元即可减免1000元学费”的诱惑之下,便预交了某英语培训机构的课程费用,但等到假期开始前为孩子缴纳学费时,商家却称“活动已过期”。李女士感到上当受骗,并向该英语培训机构提出退款要求,但被该机构以定金不予返还为由拒绝。
对此,面对眼花缭乱的培训机构,容桂市监分局提醒广大家长、学生参加假期培训要仔细辨别,谨防消费陷阱。
一是理性选择培训机构。消费者首先要确认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了解清楚该培训机构是否属合法办学,对办学方的教学方式、师资力量等综合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二是准确核实宣传信息。部分教育培训类机构为吸引眼球,喜欢打着“名校名师”、“短期包会”的名义来进行宣传,消费者应注意核实宣传信息真伪,不要轻信“无条件退费”“无理由退班”“免费试听”等宣传噱头,最好亲自考察和了解清楚培训机构宣传效果是否真实,不要盲目、从众及轻信报班,做到理性消费。
三是注重签订消费合同。消费者在签订消费合同时,应对培训班的教学时间、报名费、课时费、资料费、培训内容、师资情况,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进行详细了解,尤其要留意有关消费者权益方面及退费条款,对培训机构的广告承诺或口头承诺最好能写进合同,在合同中对退费事宜、培训达不到承诺效果的后续措施、培训地点变更以及培训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等问题做好事先约定,
四是索要和查实消费凭证据。消费者在交费时应注意索要发票凭证,并注意查看拿到的收费单据是否为有效凭证,凭证上收费单位与实际办学单位是否相符,防止上黑培训班的当。(陈琴琴)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