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工业设计城,提出了聚集8000名设计师的殷切期望。
那时,广东工业设计城只有800多名设计师。不断穿山过水的顺德人,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工业设计领域跋山涉水,不断探索。如今,广东工业设计城已经聚集超过8300名设计师,整个顺德工业设计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在人才聚集、企业发展、原创产品、走向国际化、带动产业升级等方面都有相应的积极贡献。
广东工业设计城。
这里原来是废旧厂房,现在已然成为中国工业设计高地
10年前,这里不过是一个由废旧厂房改造而成的园区,当地传统制造业还停留在OEM的产业链低端。这里原来是三洪奇社区,北滘的老工业区,这里聚集了美的微波炉工厂、蚬华电器厂、惠而浦等企业。由改造顺达毛织厂的破旧厂房,建设顺德工业设计园,不到一年时间,由园扩城,顺德工业设计园发展为广东工业设计城,定位为以工业设计产业为核心,串联工业设计产业链上下游,提供高端增值服务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2009年1月17日,设计城启动区正式开园运营,规划面积约4.8万平方米。当年9月,广东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和顺德区政府签约共建设计城,全国首个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省区共建”园区由此诞生,定位为以工业设计产业为核心,串联工业设计产业链上下游,并为其提供高端增值服务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2008年的金融风暴,让大家感受到“代加工”不能让企业长久生存,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和产品。
十年磨一剑,广东工业设计城成为中国工业设计高地。
工业设计,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招
在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下,来自深圳的心雷、浪尖、嘉兰图、同天等一批工业设计企业和园区运营商作为先导进驻园区。在深圳设计力量的带动下,再加上本土美的、科龙、东菱等大企业的溢出辐射效应,宏翼、潜龙、永爱、六维空间、和壹、方块、斗禾、计客等一大批本土设计力量相继涌现,如今已成长为顺德工业设计领域的中坚力量。同时园区还先后引进了德国、美国、日本、韩国、土耳其等十几个国家的设计大师及团队资源,园区“国际范”日益彰显。设计城的发展壮大也加速了顺德制造业的创新升级,如今北滘工业总产值,以及顺德家电、机械装备等传统制造业,均实现大幅度提升。
目前,广东工业设计城已聚集设计研发人员8300多人,吸引了280多家国内外设计企业入驻,拥有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6个,高新技术企业45家、中国工业设计十佳设计企业3家。创新成果及专利数量呈稳固上升趋势。如今,广东工业设计城企业的设计企业创新设计近万例,产品转化率近85%,累计获得专利授权3191项,直接设计服务收入达40亿元,为珠三角乃至全国的制造业提供创新设计资源。被国家工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业设计协会授予“国家级工业设计示范基地”称号,也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每年有5000多件创新产品在设计城诞生
这两天,在广东工业设计有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意集市”,旨在打造一场规模空前的本土创意力量大聚会以及“12·9创意购物节”,现场展示1000多款创新设计产品。这些产品,大都为企业的原创产品。
创新设计产品代表
园区企业经历过提供设计服务的阶段,如今已然成为自主品牌服务的提供商。宏翼、东方麦田、潜龙、六维、计客、四度等一批企业从设计端向制造端延伸,打造出一批批爆款。广东工业设计城企业以项目制的形式与制造企业展开深度合作,以自身的设计能力开发系列产品,逐步走向创立自主品牌之路,做原创产品设计。每年有5000多件创新产品、600多项发明专利和授权专利在设计城诞生。
近年,广东工业设计城注册自主品牌40余个,涵盖家电产品、母婴童产品、智能家居产品、体育(户外)用品、智能玩具等,每年形成数百款创意产品,园区从设计服务输出地成为原创产品的策源地。由此带动的科研能力提升,从广东工业设计城近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数据中得以体现。
此外,广东工业设计城为本土原创设计搭建集展示、推广、孵化服务等于一体的产业对接平台,举办顺德创新设计产品发布会,一批原创设计产品亮相惊艳全场,备受各界追捧。
这里培育了一批工业设计领军型人才
工业设计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设计城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广泛延揽全球设计人才。同时,以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为平台,不断发挥创新创业孵化、企业科技服务和研究生联合培养等功能作用,为顺德工业设计的发展培育内生增长的动能。
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已与70多所国内外高校共建联合培养基地,培养研究生2500多名,开展科研孵化项目超过20项,申请专利发明100多项,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高层次人才支撑和科技服务支持。
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要求,顺德工业设计这个产业要做大,广东工业设计城这个“城”要做大。广东工业设计城全体设计师要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为动力,共同努力推动顺德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顺德制造业,乃至佛山、广东、全国的制造业,让顺德工业设计走向世界。
经过多年发展,广东工业设计城实现了总书记的嘱托,园区已聚集设计研发人员8300余人,培育了一批工业设计领军型人才。在广东工业设计城的带动效应下,整个顺德工业设计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
国际范“朋友圈”越来越大
在今日(12月9日)召开的启动仪式后,与设计城有较多交流合作的十国工业设计代表将现场分享、举行工业设计的探讨。
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广东工业设计城引进了德国、美国、日本、韩国、土耳其等十几个国家的设计大师及团队资源,并逐步发展成为国际设计交流的前沿阵地。法国圣埃蒂安设计双年展于2017年落户广东工业设计城,拉开了顺德与法国圣埃蒂安联动的开端。2019年启用的中韩设计(顺德)中心促进了中韩设计人才的交流互动。
韩国GD奖推介
过去十年,广东工业设计城先后先后和美国、德国、瑞典、日本、韩国等全球近30个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全球创新设计资源共享体系,引进德国、法国、韩国、土耳其等设计机构落户园区,更与国际设计院校签订合作协议。他们在园区的生存形态各具特色,“设计国际化”最终成为“制造国际化”。
设计“+”速,未来有更多工业设计朋友圈
近年来,顺德工业设计不断推动着顺德产业转型升级,并衍生出更多“设计+”。
“设计+科技”协同创新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是新时期制造业的核心诉求。为此,广东工业设计城共性技术平台在原有八个子平台基础上,建设广东工业设计城实验室和广东人因工效学实验室,另外通过工业设计专业培训,帮助企业在设计过程中融合新技术、新方法,让产品符合高端制造业的需求,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
设计多元化必然导致设计行业细分,工业设计在我国发展从最开始的提供“一揽子”设计服务,逐步细分为不同行业、不同品类、不同环节、不同功能的设计服务,由此形成的错位竞争和协同创新,满足制造业在不断变化的需求。
近年,广东工业设计城的设计企业也在不断梳理自身优势,寻找不同的定位以及服务方向,与此同时,园区在打造“工业设计全产业链”的过程中,不断引进新型设计企业,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
广东工业设计城将继续发展智能设计、品牌设计、社会设计、新媒体和体验交互设计等高端领域;通过“设计+”的形式与新产业融合发展,其中包括:“设计+军民融合”、“设计+体育装备”、“设计+生命健康”、“设计+珠宝装饰”、“设计+文化”等商业模式和新业态发展。这个以设计要素聚合的园区开始裂变出新的产业形态。(万家长)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