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流中学坐落于勒流街道龙洲路与勒良路立交桥旁,这是这一所拥有七十余年办学历史,办学领域涵盖初高中,有着“勒流最高学府”之称的学校。在悠久的办学历史中,勒流中学秉承着“全面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人本教育”,砥砺前行70余载,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校友。
勒中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尤其在近三十年来,从勒中走出的学子中,他们有的抓住改革开放的好时机,跻身各行业,成为外界眼中“可怕的顺德人”的典例;有的跃升高层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人员的中流砥柱,带领团队迈向更高层次发展。受益于学校教育的他们,多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优质的高等学府再行深造。无论在求学阶段还是在职业生涯中,他们都被勒中人视为学习的榜样,在精神上影响着代代勒中学子。
如果说勒中历史是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那么,一代代的勒中人就是这条长河中最美丽的浪花。正是这一朵朵浪花,汇集成了勒中自信包容的胸怀,升华成了勒中持久可贵的精神财富,凝聚成了勒中源源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
80年代校友:闯出“可怕的顺德人”的干劲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神州大地,催化了顺德一批批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大批勇追时代发展浪潮的顺德人抓住时机,纷纷投身创业。在这其中,便有勒流中学83届校友,现为广东东菱凯琴集团董事局主席、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郭建刚。
1988年,还在容桂一家电器小工厂做电器维修的郭建刚意识到电器行业在新时代具备的巨大市场潜力,因此在这个有着“家电之乡”美育的地方,一种750W、1000W的“555”牌电吹风悄然进入家电市场,甚至走出国门,进入欧美市场。
创业不易。郭建刚提到创业初期,产品卖不出、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是常遇到的障碍。作为初期创业者,出现的所有问题便也由他自己承担。为此,他常常开着摩托车穿梭在各大乡镇的超市进行产品推销,亲自动手维修出现质量问题的电吹风。
郭文海到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暖企行动,勒中校友郭建刚接待。(顺德档案馆叶伟涛摄)
“那个时期,虽然很辛苦但却非常开心。”对事业充满了信心,对世界存有期待,对生活也便有了盼头。诚如是,历经三十年,从最初的电吹风制造到后来创办广东东菱凯琴集团,进而实现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市,郭建刚诠释了顺德人“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而就在前段时间,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还到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暖企行动,当场肯定了以郭建刚为代表的顺德企业家扎根本土、热爱家乡的情怀,同时也指出顺德企业家是顺德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郭建刚为母校成立东菱教育基金。(勒中供图)
事实上,顺德创业者身上的这股干劲不仅时刻填充着顺德企业发展的氛围,也同样汇聚成一股精神力量鼓舞着更多人。今年的5月11日,2019年市武术套路锦标赛开幕式在勒流中学举行,勒中东菱教育基金启动仪式也同步举行。“这几十年,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奋力拼搏,取得的成绩,正是得益于在母校当年教我的知识与做人的道理,为我今后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郭建刚表示,希望能为母校尽绵薄之力,帮助更多的学弟学妹成长成才,创造更大的辉煌。
90年代校友:养成良好习惯,保持向前姿态
1998年毕业于勒流中学初中部;2001年毕业于勒流中学高中部,并考入当时中国“十二名校”之一的西安交通大学,广东锦力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伍健聪一直是勒流中学高考史上的一个骄傲。
勒中校友伍健聪称:在勒中,他学会了“坚持”。(伍健聪供图)
伍健聪告诉城网君,在勒中的六年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段时光。“那是我性格养成最重要的时期。”伍建聪说,六年间,他不仅积累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谦逊做人。“得益于老师的辛勤教诲,我取得了知名大学的录取资格,为我以后的学习与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伍健聪说道。
流年六载,终不过弹指一挥间。多年过去,伍健聪至今还能想起当初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日子。学会坚持,如何坚持做一件事,是他在勒中习得的品质,也是他认为六年勒中生活对他影响至深的部分。决定做一件事只是一瞬间的念头,而坚持做下去,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毅力和信念。伍健聪说,在勒中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便是坚持踢足球,即便是在比较忙的学习中也偶尔踢一下。
80年代勒中学子在校场景。
“这个在初中、高中养成的好习惯,鼓励着我在后来的日子里无论是面对学习还是生活中的困难,都要保持向前的姿态。”伍健聪提到,他后来也同样将足球运动也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毕业18年后,当年因共同爱好而聚集在一起的勒中校友还组成了一支业余的足球队,有空就会一起踢球,也再现着他们当年在校的友谊。
毕业后的伍健聪先后到了西安交通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就学,他提到因多年在外读书,虽未近距离的接触到学校的发展情况,但多年来也一直和学校老师保持着联系。再度归来,目力所及之处尽是新的校园环境焕发的勃勃生机,伍健聪提到近日在与校长刘毅谈话中,他深深感受到这股生机不仅仅是体现在校园环境,更在学校的管理质量和教学水平上。
当前,勒流中学正构建富有自身特色的“融创”课程体系,并着力使社团活动课程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个性发展。对此,伍健聪表示十分赞赏学校的做法,他提到更加具体化的教学特色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这也将成为勒流中学能够在众多学校中能够脱颖而出的资本。与此同时,他也期待未来学校能增加开放度,让学生能够理解社会对他们的期望,也让社会各界能够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与发展的方向,提供必要的帮助。
新时期校友:融创教育下勒中未来更值得期待
“那是一个很厉害的人!”提起17届校友张炳隆时,今年高三的彭同学赞赏道。2017年高考,勒中学子张炳隆同学以627分的高分,超过录取线近60分成绩被中山大学录取。一时传遍学校,更成为勒中学子们心中的榜样。
勒中校友张炳隆考上中山大学。
作为被学校颂扬的高考骄子,张炳隆直言,和同学一起学习、生活的日子是他印象最深刻和最难忘的时光。提及勒中教育,张炳隆表示,很感谢老师的辛勤教导,尤其是融创教育,让他获益匪浅。
融创教育课堂的学习氛围。
据了解,勒中融创教育模式以小组协作方式开展,小组成员根据综合成绩及学生各科目的优势分配,每个小组都有各个科目的擅长者便作为科目带头人的角色,带领并组织组内成员学习、谈论相应科目的题目。
“这种教育模式一方面方便相应教学形式的开展;另一方面,也能形成小组间的竞争,激发同学的热情;而小组内的成员则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能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最重要的是,能更好地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张炳隆提到各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特色组名和口号,在每次考试后会有小组排名,这在张炳隆看来这能增加组员的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
而针对他个人来说,张炳隆提到他收获的不仅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和思路,更在学校中收获友谊。张炳隆说道:“学校的融创教育让我们搭建了一个较好的平台,不仅营造出极好的学习氛围,学习之余也让我们在彼此的幽默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高三压力毕竟大,小组竞争能激发大家斗志,偶尔的玩笑不仅能减少疲劳感,也能促进同学间的友谊。”
勒中目前的食堂环境。
作为在融创教育体系下成长的学子,张炳隆十分赞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现如今,学生们的新校服背后都印有勒流中学的标志,这是带着提高学生文化认同感的做法;而从学校的建设来看,现在也建起了围墙铁网,防止外卖,这些都让我觉得刘毅校长很有想法,是真正在为勒中的未来发展尽心尽力。另外,从一些细节的方面也让我感受到学校在为促进学生成长方面所做的努力。比如,学校建立了WISE项目探究实验室,为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供了好的条件;校长们陪同学生一起吃午饭,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真实的想法;在高考冲刺阶段,学校每天坚持为高三的学生提供一个鸡蛋,这些虽是点点滴滴的小事,但却让我们倍感温馨。”作为往届毕业生,张炳隆表示十分期待学校未来的发展。
“遇事不畏惧、遇难不妥协,识得感恩、懂得回报。这些优秀的道德品质,值得全体校友学习,也同样会激励鼓舞着勒中众多校友向他看齐。”在校长刘毅看来,教育本身以培养“人才”为目的,这样的教育目的一直贯穿始终,也在代代勒中学子身上体现。他提到,以郭建刚为代表的这一批批优秀校友身上所具有的精神,便是贯穿在勒流中学教育理念中最好的体现,他们身上呈现出来的精神力量,也早已注入到勒中文化中彼此相融。在这些优秀校友身上,校长刘毅看见了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和目标。(吕晓秋)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