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顺德民意 > 草根思考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出在大学教育


覃炜明


  大学生就业这么难,到底还要不要读大学?

  这样的问题本来不是问题。因为教育创造价值、读书改变命运、读大学等于光宗耀祖,这些命题早已经植入我们的脑海。何况,上大学能够进入另一个人生圈子,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不过,观察了近年的林林总总的大学“众生相”,还真的要“反叛”一次,提出一个让大家吃惊的观点,就是所谓读大学,未必就能创造价值、改变命运,更不可能再光宗耀祖。至于读了大学就业难,很大程度问题就出在现在的大学教育。

  首先是因为现在大学教育和社会实际的需求有些脱节。信息时代,社会经济生活一日千里,但是不少大学课程的设置仍然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甚至三十年前的旧货,所谓“一本黄历看到老”的学校大有人在。

  近年有不少高校热衷于升本升级,动不动就把学院改为大学。似乎不叫大学就显示不了实力。一些本来只有职业教育的资质的学院,却硬是要往办研究型大学方向做努力。结果这些“大学”升级以后的课程的设置,往往研究课程的量大了,实操课程的量减了,毕业生就业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就是这样的课程设置引起的。因为按研究要求,这些本来已经属于“大路货”的、来自勉强叫“二本”甚至是“三本”的学校的学生明显缺乏研究实力,但是按照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这些毕业生又缺乏了实际操作的本领。这就是造成大学生就业不太被看好的原因。据说广西一些技校为了应付大学生就业的这种难堪,专门开设了让大学毕业生“回炉”学技能的职业培训班,很受欢迎。

  大学教育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教育向钱看。目前国内不少大学特别是民办大学已经以赚钱为第一目标。有些名气的大学,知名教师热衷于参与社会形形色色的有偿活动,教授副教授对担任本科生的教学已经了无兴趣。一些学校要求名师担任本科生教学,几乎变成了机械的死命令,这样的“拉牛上树式”的本科教育能够教育出什么学生,完全可以想象。

  至于那些所谓民办大学,更由于有的投资老板,本来办学就动机不纯,或者根本就不懂教育,没有教育情怀,他们办大学不过是想借教育和公益这个幌子,利用国家的办学政策的名,行最大限度获取财富之实。这些大学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收费高,但是对教师和对教育研究的投入非常有限(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兰州那间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连一个普通民工都不如)。在经济效益第一的办学方针指导下,大多数民办学校教育管理层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压低成本、如何赚取利润的“核心工作”了,据说有的学校骨干教师在投资人心中的地位经常不及一个开校车的司机。可以想象,这样的“大学”会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和教学的质量了。日前媒体披露,曾经立志要办中国一流民办大学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最近从北京一间民办高校低调退出,他接受财新记者访问时候,道出了国内大多数民办高校实际上是借公益之名,行投资回报之实,没有教育情怀,管理水平低,因而很难办出一流水平的民校。

  所以我认为,既然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么难,而我们的高校教育又因为这样那样,没有提供能够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这个时候对个人而言,如果还抱着找一份体面的工作的幻想而读大学,真的有些不太切合实际。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为抢红包走向粗暴和违法,大可不必
下一篇:顺德网议:共享汽车入顺德,你敢开吗?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