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炜明
在顺德引以为自豪的“两代表”(人大代表、党代表)“两委员”(政协委员,决咨委委员)的“议政议事”角色中,人大代表的地位是最具权威的,因为人大代表是按法定程序选举产生,其地位得到法律保护。
按道理,人大代表应该成为议政议事乃至监督政府的最有力的力量。但是有些遗憾,在顺德人大举行的有关会议中,我们很少看到有代表能够在会议期间发表一些对政府施政具有影响力的声音,即使在平时媒体采访中,我们也很难看到有人大代表就一些群众关注的事件发表评论,倒是一些政协委员和决咨委委员主动担当了“议事议政”的“前锋”角色。
今天媒体披露,顺德区人大常委会调研代表履职情况,调研报告认为,顺德人大代表整体履职水平不平衡,个别人大代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变成“举手代表”和“哑巴代表”。
人大代表为什么会变成“举手代表”和“哑巴代表”?调研报告罗列了一些原因,如“代表自身素质”、“文化水平”和“协调能力影响”等等,我看这些都属于表面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可能是我们的人大代表产生的过程乃至会议文化出了问题。
按照《选举法》,顺德作为市辖区,人大代表应该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但是据笔者参加的几次人大代表选举的情况看,按照比例分配,再由所在社区居委会不知道按什么程序“推举”的代表“候选人”,居民大多数都不认识:他的议政水平如何?有没有“协调能力”,选民完全蒙在鼓里。这些候选人既没有对选民“亮相”,也没有在任何媒体“秀”一下自己,这样“囫囵吞枣”形式选出来的代表,往往可能是“上边”很满意,但是选民对他根本就不了解。“被代表”的可能性大于参与的主动性,这样的代表除了“举手”和“凑人数”,还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另一个原因,就是人大代表的会议质量问题。近年顺德每年举行一次人大会议,会期往往只有一两天,安排代表讨论时间经常不到半天,代表要充分发言的机会本来就不多,加上要保证发言的“正能量”,一些对政府工作稍有质疑的意见,根本就不可能有表达的机会。我有一个媒体的朋友曾经说,开口若是谎话,不如做个哑巴。人大代表甘心做“哑巴”,是不是也和我们的会议文化和议政文化也有一些关联呢?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