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顺德资讯 > 本土速递 > 时政速递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污水处理不顺利,顺德离“碧水穿城”还有距离(2)



逢简村水质得到很好改善,受到广泛好评


策略:“一河一策”治污+清淤+引水调水

  顺德城市网:除了建设农村污水分散治理设施,对于镇街开展河涌污水整治及河涌整治方面,区环运局有着怎样的建议?

  区环运局:目前,我区正开展“一河一策”河涌整治工程,工作思路遵循“先水质,后景观”的方针,着重在于河涌污染源截污、清淤、引水调水等水质提升方面,从根本上解决污染源对河涌水质的影响,同时结合生态修复工程(编者注:例如“生物修复”指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物、转化其它污染物从而消除污染的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逐步恢复河涌生态系统,提升河涌的自净能力。

  清淤疏浚作为河涌整治工作的重要一环也被列入我区河涌整治计划当中。结合“一河一策”河涌整治工程,镇街可联同区镇两级国土部门,在河涌完成截污工程后,陆续开展清淤及引水调水工程。

■案例
区镇共同努力“治水”,杏坛近年水质趋好


  杏坛内河涌长度达480多公里,占顺德内河涌总长度约二分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杏坛镇积极发展工业及现代化农业,至2006年时,杏坛镇内河涌水质几乎都是劣V类(无用脏水),市民投诉及水产养殖业户投诉因污染致死鱼现象较多。

  2006年,杏坛镇即提出内河涌整治计划,由于当时国内信息较闭塞,没有好的样板工程,杏坛镇自己便先做摸底调查,摸清整个杏坛镇内河涌状况。待工作延伸至2008年,杏坛镇出具了相关报告,并送至当时的顺德区环保局,区环保局也随后对杏坛镇内几条污染严重的河涌作进一步调查。

  2009年下半年,通过专家论证,区镇敲定了整治方案,并投入30多万元,选定光华内1.5公里河道作整治试点,并于2010年取得初步成效,黑、臭现象得以缓解,但仍无法完全摆脱治污问题。

  基于成果,2010年至2012年,杏坛镇投入几百万元,选定光华、罗水、七窖工业园等地被污染得严重的内河涌,采用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指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物、转化其它污染物从而消除污染的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对河涌污水进行修复,取得较好效果。

  2012年下半年,在桑麻村,杏坛镇采取“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和“生活污水处理站”合力整治的方式,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顺德区还投资1300多万,在逢简建设了逢简村污水处理系统,使逢简村的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水质改善得到社会广泛好评。

  2013年年底,杏坛镇又选定安富村、吉佑村建设污水处理站,其中安富污水处理站目前已完成工程的50%,吉佑污水处理站已完成招标。而在河涌清淤方面,杏坛镇更是根据区部署,用了三四年时间,于2013年完成对所有河涌的清淤疏浚工程。

  记者了解到,之所以选择安富村与吉佑村建设,是因为杏坛水流方向为从西方及西北方流向东南方,而安富村与吉佑村属于杏坛镇西方和西北方,属于水域上游。杏坛镇正打算走“从上游至下游,一步步整治”之路。

  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对养殖知识的普及,使养殖户不会滥用农药;生活污水处理站的陆续建成;环保执法力度的加强;市民环保意识的加强;处理规模为2.0万吨/天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多年运作,杏坛镇河涌水质已经由“大部分为劣V类”转变为“大部分为V类”。

  记者从杏坛镇国土城建和水利局还获悉,位于杏坛镇东部、在杏坛万亩工业园二期范围内的杏坛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正进行扩建工程,现处理规模为2.0万吨/天,其污水收集系统一期工程纳污范围主要集中在现状镇面建成区。扩建规模为4.0万吨/天,扩建后,杏坛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可达到6.0万吨/天。据初步估算,杏坛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建及污水收集系统二期工程的建设投入将超过2亿元。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均安:群众路线实践动员,探索长效机制
下一篇:佛山新城:区创建办考察企业指导创文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