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姐李秋源心目中的李小龙———
亲情第一 孝顺第一
1.幼年回顺德,喜欢双皮奶
全球最大的李小龙纪念馆在广东佛山顺德区均安镇落成的时候,邀请了旅居美国的李小龙胞姐李秋源女士回顺德参加开馆仪式。在晚宴上,李秋源用“亲情第一,孝顺第一”,解说她心目中的弟弟李小龙。
李小龙姐弟五人,他排行第四。大姐李秋源,二姐李秋凤,哥哥李忠琛和弟弟李振辉,兄弟姐妹的感情很好。李秋源一直看着弟弟李小龙成长和成名。李小龙的父亲,四大粤剧名丑之一的李海泉(李满船),曾经携着妻子和儿女回顺德祖屋。
李秋源还清楚记得幼年时的故乡之行:“时间应该是1945年,小龙6岁,我8岁,一起返来顺德,妈妈何爱瑜带我们,坐的船很小,船上有小房间。甘竹滩的水很急,上水的船要有人拉……”她说,李小龙喜欢吃顺德的双皮奶,中意食牛杂中的牛肝。晚上睡觉是在祠堂里,因为怕鬼,几姐弟和妈妈挤在一张床上,横着睡……
2.从殡仪馆门口,跪磕到父亲灵柩前
在姐姐眼中,李小龙性格虽然很躁,但是一个有志气、有恒心的人,特别是为人孝顺,注重亲情。
1965年,父亲在香港去世,李小龙从美国赶回来,一到九龙殡仪馆门口就跪了下来,一路跪磕到爸爸的棺材前,几个兄弟姐妹,只有他这样做。
他伤心地嚎啕大哭着,对着爸爸的棺材哭喊道:“爸爸,我今日成功了!你为什么不再看看我?”其情真意切,感动和感染了所有在场的亲人、朋友。“因为李小龙当年弃学从武,爸爸并不支持。李小龙曾经表示,要打出名堂给爸爸看。可惜小龙成名了,爸爸却乘鹤西去!”
在李秋源的记忆中,弟弟李小龙孝顺第一,亲情第一。他在香港拍戏,每次领了薪水,总要给姐姐50块钱,或者亲自买首饰送给姐姐。在美国西雅图拍戏,李小龙把赚到的钱寄回家给父母的同时,总要寄一两件小礼品给家中的姐姐和弟弟,或者是钱包,或者是装饰品。
她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顺当头。李小龙家族中,孝顺也是有传统的。李氏家族有记载,李小龙的爷爷是一个哑子,心地非常好。因为家里有钱,逃难时,是李小龙的奶奶背着李小龙的爷爷。父亲李海泉就是在顺德出生的,爸爸8岁的时候,就开始到河里捕鱼,卖的钱全部交给自己的母亲,母亲再把这些钱返还给儿子。正是这样的家风,影响了李小龙。
参加顺德李小龙纪念馆开馆仪式,看到李小龙有今天的世界影响,李秋源说自己的心情非常激动,想讲话却不知道怎么表达。如果她妈妈在天之灵,看到李小龙有今天,应该非常高兴。
纪念馆馆长黄德超说李小龙祖籍———
李小龙是杰出的顺德人
李小龙祖籍究竟在哪里?
这个问题也许一般人并不关心,但是对于喜欢武术的黄德超来说,弄清楚李小龙的祖籍太重要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在顺德工作的黄德超,到均安镇上村先后拜访了十几位古稀老人,要印证李海泉的出生地。李海泉是民国时期粤剧的“四大名丑”之一,他是李小龙的父亲。
黄德超经过半年的奔波,找到了李海泉是均安人的不少“人证”,但是这些却无法推翻有关李海泉是“南海人”、“佛山人”的旁证。于是,他执着地跑到香港,一头钻进报纸资料室,但还是一无所获。最后,他联系到李小龙的胞姐李秋源女士,才算把疑虑打消,结果水落石出。
循着指点,他在香港长沙湾天主教坟场,一个一个墓碑地搜索,终于发现了“李海泉圣名若瑟之墓”。墓碑顶部按顺德习俗,赫然刻着标示死者籍贯的“顺德”二字,墓碑上有李小龙兄弟姐妹的落款,也有李国豪的名字。
从此,黄德超在李小龙的研究上一发不可收。2000年,他出版了后来在李小龙研究领域影响很大的《永恒的巨星》、《李小龙的一生》(画册)。
(编辑: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