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的博士前来解读城市精神的塑造,你怎么看?下面,有请华南师范大学政治学副教授,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唐昊“上台”。
城市精神:公民精神的重要体现
唐昊认为,现在所说的城市精神,从公民的角度来谈好人,就是以公民精神塑造城市精神,本质上来说,城市精神来源于公民精神。“一个城市原本是没有精神的,城市公民所表现出来精神,才是这个城市真正宝贵的精神。”
“公民精神实际上是一种批量的塑造好人的精神,一个公民社会最成功的地方在于能够批量的制造好人。”唐昊谈到顺德好人引发的城市精神思考层面上说。
公民精神:个人与个人的连接体现
唐昊表示,公民社会、公民精神,实际上都是体现在公民个人和个人之间能够连接起来,并且发现他们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公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包容,以及在物质意义上的连接都是公民精神的体现。
对于如何塑造公民精神,唐昊有高招,“一个城市如何塑造公民精神、激发公民情感,很大程度上不是靠政府做自上而下的推动,而是靠公民自发的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道德勇气和道德力量。政府可以搭建一个平台,让组织性的公民道德、公民力量发挥作用。”
好人精神:权利和义务平衡的结果
“好人评选多了其实也未见得是一件好事。”针对近年来全国评选好人的风潮,唐昊一针见血的指出。
唐昊认为,社会上总有一个习惯,即缺什么就提倡什么。“当我们来提倡这个东西,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证明我们这个社会缺了一些东西。”唐昊用逆向推理揭示好人评选所反映出的本质。
“某种意义来说,好人是逼出来的,被奇特的环境制度逼出来的。”唐昊开玩笑地说。他认为,一个市场社会,所需要激发的是社会内在的力量,也就是说这个社会本身有多么强烈的产生好人的冲动,有多么强大的能够产生好人的能量,这是我们所关心的。
“如果这个国家有很多好的东西,公民应该巩固它,如果这个国家有很多不好的东西公民应该出面改变它,通过参与公共生活,使得制度得到提升和进步,最终达到我所说的好人批量生产。”唐昊谈到公众参与促进社会进步时说。
唐昊认为,道德的败坏实际上来源于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当一个人没有享受到完整权利时,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公民在世界上出现。当一个人拥有了自身公民权利时,他会尊重自己,也会尊重这个社会,由此才产生了作为一个好人的开端和起点。
□万家长 通讯员 陈聪(编辑;平川)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