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调研,才能与百姓“合拍”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钟柳梅、见习记者陈琴琴 通讯员周玲玲) 昨日(10月27日),记者获悉,区政协十二届委员会五年来共收到提案1205件,截止到今年8月底,所有提案已全部办复完毕。其中,城市建设和管理是政协提案关注热点,以31.1%的比例领跑。
据统计数字显示,五年来,区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专门委员会、联络委员会积极建言献策,共收到提案1205件,其中委员个人提案878件,占72.9%。由于不少提案是经过政协委员深入调研、结合实际才呈交的,与民众的呼声“合拍”,因而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最终经审查立案745件,立案率为61.8%,其余460件作意见反映处理。
顺德区政协主席梁国章表示,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越来越高,五年里平均每个委员提出4.2件提案,而且收集的提案质量越来越高,对于部门工作起到很大的参考价值。“城市升级、民生诉求、经济建设方面的提案超过8成,这说明委员既关心顺德的经济发展,同时也重视群众的幸福指数。”
据悉,不少提案都针对社会难点、热点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合理性的意见,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采纳,并促使相关职能部门采取措施,加大力度解决问题,有些提案则是与政府发展思路不谋而合。如《关于推进城市改造,加快顺德城市化进程的建议》,与政府以城市升级为引领,打造宜居城市建设思路相一致;《亟待解决“顺糖”及小煤电的高炉尾气对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问题》,促使企业加大了防污治污力度,缓解了企业与居民的矛盾;根据《加大食品小作坊监管力度,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区政府制订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并逐步调整食品小作坊的监管方式……
记者了解到,政协佛山市顺德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已定于11月7日至10日举行。为了在本次大会中收集到更高质量、针对性更强的提案,早在几个月前,区政协已组织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专门委员会、联络委员会召开专门会议,提醒加强调查研究,关心社情民意。
■优秀提案
案由:关于加强屠宰场管理 实行产业升级让居民吃上放心肉的建议
摘要:多数屠宰厂基础设施简陋,达不到屠宰条件,对食品安全和动物防疫造成很大的威协,根本无法保证肉品质量。很多“私宰肉”披上“合法的外衣”,私宰问题屡禁不止。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有的甚至只管收费,对其是否进定点屠宰厂屠杀生猪和屠宰数量不再过问。
回复:我区已出台《顺德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的实施方案》,按照“已停办的镇(街)不得重新设立,其余镇(街)每个镇(街)不得设置多于1家”原则,整合我区屠宰厂(场),保留下来的屠宰的厂(场)必须按国家《生猪屠宰企业资质等级要求》三星级标准升级改造。区市监局与经促局先后确认两批共55家生猪定点供应基地;并互认佛山市其他区确认的其他241家生猪定点供应基地。
案由:建议实行顺德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门诊“一卡通”
摘要:在一个保险年度内,允许参保人像住院医疗保险一样,凭身份证或小孩医保卡就可自行选择不同的医疗机构就诊,不局限于一间医疗机构,即实现“一卡通”。
回复:区社保局一直关注和重视“一卡通”的问题,今年4月21日及27日,该局由局长陆建中带队,再次就“一卡通”问题到禅城、高明二区进行了学习和调研。根据调研情况,我局会尽快将有关情况报区委区政府,供区委区政府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决策时参考。
案由: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模式,推进城市化进程(并案)
摘要:长期以来,居委会承担着政府下沉的行政工作,主要精力用于应付政府各部门交办的各项任务,居委会的自治、服务功能难以正常发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社区逐渐成为有基层社会管理职能的管理单位。建议给居委会“松绑”,使之从沉重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随着居委会自治权能的逐步回归,居委会出现运作资源空洞,政府应结合实际情况,加大对居委会的财政投入,确保居委会办公有常规划拨经费,保证公共服务功能下沉。
回复:区委区政府以“一村一站”或“多村一站”的形式设立行政服务站,并对每个行政服务站的建设给予20万元补贴,共划拨4000万元帮助村(居)整合服务窗口资源。截止6月30日,我区共有社会组织628个,其中社会团体35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72个,覆盖产业经济、城建管理、社会民生等领域。我区2009年起启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2010年,我部与区委决策咨询和政策研究室成立了起草小组,初步形成了《关于规范社会组织管理,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意见》,强调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上的主体性和其对政府社会管理的支持、监督作用。
(编辑: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