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城市网消息 (见习记者何燕金 通讯员黄海棠) “大甩卖”、“秒杀价”、“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精品食品样样齐全”……本来只有在市场、商场促销活动才听到的叫卖声,竟响彻了整个大良西山小学。原来,叫卖声背后的故事,是“用您的爱心温暖他人的世界”、 “献一份爱,托起一份希望”。
昨日(10月28日)下午,大良慈善会成立三周年暨爱心超市成立七周年活动在西山小学举行,在校园进行学生收藏品、自制创意手工品义卖、慈善拍卖会等筹款活动。据了解,昨天光是拍卖环节就筹得了7万多元,拍卖及义卖筹得的款项将全部划入大良慈善会爱心超市专项基金账户,而专款专项将用作购买扶贫助困物资派发给大良辖区内低保、低保临界、五保户等困难群众。
爱的教育搬出了课堂
当日记者在义卖现场看到场面极其火爆,人声鼎沸。教学楼一、二层长廊以及操场都摆满了义卖摊位,义卖物品包罗万象,文具、图书、食物、玩具、学生书法、各类精品等应有尽有,而来购买的人既有该小学学生及其家长,又有其他的市民游客。
“阿姨,买条项链吧,你戴起来肯定会好看的,再买个兔子玩偶,只要5块钱,我们还可以送你一支笔,做慈善献爱心嘛!”五年级6班的潘晓晴向其摊位前的市民曹芳“推销”,而曹芳很快就被晓晴说服了,把项链、玩偶“收入囊中”。曹芳告诉记者,“我看到有喜欢的就买了,一般也不会还价,本来这些东西就不贵,再加上是义卖活动,就多买一点。我现在已经买了4个毛绒玩具、2本书和一个2个钥匙扣,总共才63元,都是买给女儿的”。
记者发现,同学们各出奇招,大打折扣标语,如“全场五折”、“心动不如行动”、“买一送一”等等,有些同学甚至走出摊位,上前跟客人“推销”义卖物品,俨然一个个“小商人”。据了解,本次义卖时间为3点至5点,义卖主体大多是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设摊位,每个班级有7-10个自发组织的义卖小组,义卖结束后平均每个班筹到300至500元不等的爱心款项。
西山小学副校长肖荣华对记者说,“大良慈善会成立三周年暨爱心超市成立七周年活动在我校举行,对促进西山小学德育教育有很大的帮助。爱是德育教育的精髓,现在我校其中一个工作重点就是以‘爱’进行德育教育。”据了解,为了让同学们更明白这场义卖的意义,早在10月18日,大良慈善会和西山小学校方组织了20名学生代表到大良一些低保户家庭进行探访,让他们真切了解到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然后再动员大家踊跃参加义卖活动,一起为大良低保家庭奉献爱心。
爱的教育需耳濡目染
据了解,目前,大良街道办低保636户1267人,低保临界159户473人,五保39户。这些困难家庭,或是因为失去了劳动能力,孩子的学费无法解决;或是因为一场重病,花光了所有积蓄。
大良爱心超市的出现,仿佛雪中送炭。七年来,爱心超市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近3万人参与物资的捐赠,募集到的物资折合人民币361万元,发出物资折合人民币311万元。每月定期给大良辖区内的困难家庭派发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受惠群众达31000多人。多年来,爱心超市坚持透明管理、账目公开的原则,把群众捐赠的每一分钱都转化成实物,递送到需要帮助的人们手中。大良街道办于2008年成立大良慈善会,三年来在大力开展安老、抚孤、助学、助医、助残、济困、救灾等慈善救助工作,至今投入救助资金约2000万元,受助对象约6万人次。
大良慈善会会长廖海辉表示,本次活动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大良慈善会及爱心超市的社会影响力,倡导市民群众、社会团体关注困难群体,主动伸出援手奉献爱心。“我们每年的活动选择在学校开展的目的,是通过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慈善活动,让他们从小就耳濡目染这些爱心活动,培养下一代关心社会公益事业,促进良好慈善文化氛围的形成。”
(编辑:梅子)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