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梁雯雯) 每个周末,从杏坛到大良摆摊已成为了芳伯的习惯,一个维持了15年的习惯。
芳叔是杏坛人,今年76岁,个子不高,一只脚因曾经受过伤,走起路来有些跛。在人群里,谁也未必留意上他,不过,芳叔有一门手艺,使得他又从茫茫人海中被人所注意。
路边卖艺:一片叶子能七十二变
芳叔的手艺是能用葵扇叶编制出虾、蜻蜓、龙、牛等动物,当然他还能编织出栩栩如生的玫瑰花。
记者见到芳叔时,他正在专心地编织着一朵玫瑰花。这朵玫瑰花其实只是用一片葵扇叶制成,经过芳叔剪切、修饰,再经过纺织,几分钟的时间就化成一朵栩栩如生的玫瑰花了。对于自己这门手艺,芳叔甚是自豪,“顺德估计没多少人会这手艺的。”
芳叔到过大良、伦教、乐从、龙江等镇街做生意,他说,以前身子骨还算硬朗时,常常是骑着首自行车到各个镇街去。这几年,由于年纪越来越大,芳叔无法像以前一样,经常骑着自行车周游各镇街。而是更多地选择了在大良落脚。如今大良的钟楼公园、步行街、清晖园等人流密集地是芳叔最常出现地的方。
芳叔说,每次来大良做生意,当天早上6点就得起床,起床后把一天要用的葵扇叶、摆摊用的工具等收拾好,然后在家里先编织好一些玫瑰花和一些蚂蚱等。芳叔说自己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如以前好使,编织的速度跟不上,怕不够卖,就得在家里先准备好一些。等把这些事前的功夫都做妥当了,芳叔带着他的东西来到杏坛交通中心,坐公交车到大良客运站,然后再转车到步行街等地。芳叔的时间点掐得很准,大多数都是10点前左右到大良,“来早了没用,人家还没出来逛街呢。”客流量是影响芳叔生意的关键因素。
学艺经历:香港偶遇,学了一手绝活
“五一”小长假,有不少香港等外地旅客来顺德游玩,帮衬了芳叔买了些玫瑰花。听讲是香港来的客人,芳叔说自己这门手艺是从香港学回来的。
原来,芳叔10多岁时到了在香港湾仔生活的叔叔家,当时,芳叔住所附近有一个公园,公园里有人用一种特殊的草就能折形象生动的花虫鸟兽,芳叔为之着迷,于是他在公园里跟那师父学了起来。芳叔一共学了十几种折法,包括有玫瑰花、虾、蜻蜓、龙、凤、牛等。“当时只是觉得新鲜好玩,但没有想到过会以这手艺来谋生。”
在香港生活几年后,芳叔回到了顺德,由于忙着耕种,芳叔已经很少再编织花虫鸟兽的。直到15年前,有一天,芳叔上看见有人把编织的一些小饰品在街头售卖,饰品很受年轻人欢迎,芳叔灵光一闪,他想起了小时候自己也学过这些手工艺,兴许也能赚些钱。再加上当时的芳叔已经60岁,脚有残疾,难以再做粗重活,他希望尝试一下“创业”。有了这个想法后,芳叔开始重新把丢到一旁的编织手艺再拿出来。
由于编辑这些花虫鸟兽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要用到葵扇叶作为编织材料,但顺德甚少生长有葵扇叶,后来芳叔知道邻城的开平有,于是定期去收集。芳叔说,现在每隔两到三个星期就要去开平一趟,因为葵扇叶新鲜度只能保持一个月,每次芳叔只能拿一个月的量。有了这些元素后,芳叔正式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事实证明,芳叔的法子行得通。由于芳叔的手艺是目前顺德较少有的,再加上芳叔折出来的东西形象生动,比较受市民喜爱。按芳叔的定价,每个作品卖2块钱。由于价格不算太贵,芳叔的作品倒也算受欢迎,一天下来也可以赚到100多块。一个月下来,四个周末,芳叔也能赚够了他与老伴的一个月的生活费用。
烦恼的事:手艺的传承成问题
自己的作品受欢迎自然是高兴的。不过,近几年来,芳叔也有了些烦心事。以前,芳叔甚少会考虑过手艺传承的问题,因为他觉得自己仍然有心力。但近几年,随着年纪的增长,芳叔开始考虑自己手艺的传承问题,“以前只觉得自己这不过是一些小手艺,但现在想想这也算是传统手工艺的一种,自己有机会学会了,如果没有接下去,挺可惜的。”
芳叔说虽然现在家里几个孙子也学了一些,但毕竟孙子们只是当一种玩乐。这两年时间,陆续有人上门想请教他,他挑了三个人选,把自己所学到的那些手艺教予对方。不过,芳叔透露,对方虽然学了,但也不常用。
(编辑:柱子)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