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凤岐作讲座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邹建华 通讯员黄剑能、彭文欢) “现代社会,人们每天营养非常丰富,得的病却越来越多,为何?其实就是所谓的富贵病,但是,有很多人总是给病人吃燕窝、吃补品,其实,可谓越补越差。如今,还有很多人提倡减肥,说什么只吃水果和蔬菜,其实,这是多么无知的做法,人不吃饭怎么能行,稻谷可谓吸取天地之精华,是人类最好的食物了,这也是为什么人们都是靠吃饭长大的,而不是吃菜长大的。”中医内科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办公室主任、卫生部中医司教育处原处长王凤岐近日在杏坛镇开讲时“语出惊人”不断。
近日,2012年杏坛镇“书香水韵·全民阅读”系列——“幸福阅读·快乐工作”王凤岐健康养生讲座。国家中医大师首次来到杏坛镇,为杏坛镇市民讲解养生知识,为听众讲述了很多日常养生知识,其中包括很多养生误区。
知识点一:词语理解误区需明白
“大多数人都认为“卫生”就是“讲卫生”,包括勤洗手啊、打扫卫生什么的,但是为何有个爱国卫生委员会,还有个卫生部?所以,这样认为是极其不全面的。”王凤岐认为“卫生” ,应该是“保卫生命”。
另外,很多人认为健康就是没病,其实也是不对的,在有病与没病之间还存在一种“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到医院是检查不出病的,就需要保健,保健即使“亚健康”变“健康”。
知识点二:养生无统一方法 心里需有个秤
王凤岐称,目前养生方法有很多很多,有很多没医学知识的人提出的“土方法”,也有很多医生推荐保健品,造成了目前养生方法混乱状况。
为此,王凤岐表示,开养生讲座的人需要同时掌握医学知识、生活经验、中国传统文化等文化知识,如此方可讲的全面及较为准确。
王凤岐称,养生需懂得要同时考虑“天、地、人”的因素,不可靠着一方法不懂变通。“天即四季因素、地即地理位置差别、人即人体体质差异。每个人的养生方法需要根据个人的特性来制定,方法是相对的,自己心里要有个秤,懂得平衡,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方法。”王凤岐说道。
知识点三:食物要阴阳要平衡
药是治病的,食物是养人的,保健大部分在于药食两用物品,但“是药三分毒”,需特别注意。王凤岐指出,如今人们得的多为富贵病,但是却仍有很多人给病人大补特补,吃燕窝,其实是百害而无一益,这导致药材浪费,真正需要补的却吃不到。
“五谷为养、五菜为充、肉食为益、水果为辅”,王凤岐说道,五谷长在土里,经过长时间吸收天地养分长成,是人类最好的食物。“一个病人能好就看他能不能吃饭,如果他一直靠输液活着肯定没用,”王凤岐说。
食物讲求阴阳平衡,中医认为,疾病起源于人体阴阳不平衡,为此,吃食物需特别注意阴阳平衡。不能只吃上火的,或吃的过多,也不能只吃凉性的,或吃的太多。
■小妙招
小孩长身体容易发烧,切不可一发烧就立即送往医院打针吃药,这会导致小孩免疫系统受影响,要多喝开水,保护孩子肚脐眼,注意饮食,一定要让孩子坐着吃饭,切不可追着孩子喂饭。看见女孩眼睛水汪汪的,要注意其发病。
对于过敏性疾病,需要找到过敏源,让人体慢慢适应,如老人家牛奶过敏,可让老人在茶里起初滴一滴牛奶,慢慢增量,即可解决过敏问题,从而为老人家补充营养。
■简介
王凤岐,男,著名中医内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国医泰斗秦伯未嫡传弟子。王凤岐先生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卫生部中医司教育处处长,世界针灸联合会司库、世界骨伤联合总监。
(编辑: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