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顺德资讯 > 本土速递 > 社会万象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最美退役军人杨锦霞:“侠肝义胆”的“服务者”


  前言:2020年顺德区“最美退役军人”名单出炉。即日起,顺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顺德城市网,推出“最美退役军人”系列报道,宣扬先进典型事迹,树立精神标杆,充分展示顺德退役军人永葆本色、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和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发展的风采,进一步激发广大退役军人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


★个人档案

  姓名:杨锦霞

  籍贯:河南平顶山

  服役时间: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

  工作单位及职务:广州边检总站顺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退伍后经历:到顺德边检站成为国门“守护者”;不畏艰辛,参加赴新疆轮勤轮训;无惧风险,第一时间参与支援地方公安抗疫,并参加白云边检站支援轮训;用心用情,赴广西三江县开展支教工作。

  齐颈的短发,淡蓝的警服配以细致的淡妆,第一眼见到的杨锦霞让城网君诧异,她的面貌与城网君从文字资料中所畅想的“肆意挥洒光热的小太阳”十分不同,多了七分沉稳,缺了三分洒脱。

  直到落座后她开口说话,城网君才豁然解疑,是了,这就是她,去过新疆最边缘地区、站在顺德抗疫最前线、支教广西三江县贫困山区,她是一只自然遨游在广袤天空的飞鸟,既有军人如狼般的野性,又携带着流水淙淙的缓慢轻柔。



杨锦霞(左三)与同事合影。


“满腔赤忱,我要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洪流中去”

  军人家庭出身的杨锦霞从小长在军营,父亲常年忙碌,年幼的她却并不孤单,被称为国之利剑的威武军人是杨锦霞温柔亲切的“兵哥哥”,会带着小小的她坐摩天轮,给她讲部队的故事。耳濡目染之下,独属于军人的责任感与正义感结成“刚”的种子埋进她稚嫩的心田。而她那随军山东的母亲则言传身教,在杨锦霞身上注入流水的包容。

  或许是对军人太过熟悉,长大后的杨锦霞并未选择考取军校,但锄强扶弱的天性并未让她偏离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三年苦读,她成为河南大学法律专业的学生,不出意外,杨锦霞可能会成为一名律师或检查官,但大二时候,她那从警务一线退下来的老师,用惊险绝伦的真实事迹重新点燃杨锦霞对军警的热情。“那段时间看了很多破案类的书籍节目,像《法证先锋》,《中国西部刑侦大案纪实》的刑事节目我都看了很多遍。”回想起那时的狂热,杨锦霞很是感谢过去的自己。

  不做律师,做警察,原本就优秀的她本科毕业后成功考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研究生,或许命运注定要她要成为一名军人。研三时,一部征兵宣传片让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参军。2017年,杨锦霞成功通过广东边防总队的参军选拔,从八百名竞争者中披荆斩棘,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一年半的部队生活,不止磨炼了她的体格,更放大她出身军人家庭所特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是杨锦霞最喜欢的一句话,这个90后的女孩子怀着满腔热忱,一头扎进了她未来的人生路。

“心理遭遇落差,援疆的日子让我重新定位自己”

  2018年,杨锦霞所处的部队被编入国家移民管理局,她也因此成为顺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一员。但律法硕士出身的杨锦霞对边检站的工作十分陌生。使用五笔打字、辨认各国的护照种类、宣传免签政策等工作她都不会。最初的新奇被无力的落差消磨殆尽。“工作上让我最不顺心的地方大概就是感觉自己寒窗苦读十几年所学无用武之地,我不喜欢自己无能的样子。”茫然困惑的她在知道可以自愿报名新疆轮训时,没半点犹豫就踏上援疆之行。

  为期三个月的轮训很是艰苦,睡80厘米宽的硬板床,“小蜂窝”里住三个人。在新疆巴克图边检站,每周工作时间变成六天,跑操、紧急拉练、整理账单、排查境外出入人员,杨锦霞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在祖国边界的照片。


  但部队出身的她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并不心疼自己,“驻守在新疆的工作人员才是真的辛苦,40度的高温,守在国门岗哨的士兵要带着袖套、墨镜、面罩站一整天。”杨锦霞谈到,正是这90天的新疆轮训让她转换了自怨自艾的态度,重新审视边检工作的意义。

  “我在条件这么好的顺德都有这么多怨言,那在祖国边疆工作的同事还怎么生活呢?”带着这样的念头,杨锦霞在返回顺德后重振旗鼓,凭着自己良好的学习能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主动参加站里新成立的法律兴趣小组、跟班实习,为部门撰写课题调研论文,实实在在地成为了祖国的“螺丝钉”。

“一点都不累,我收获的是满满的感动”

  新冠疫情席卷中国时,杨锦霞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刷新闻,看着全国上下共同抗疫,深受感动之余,杨锦霞更希望自己能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所以,在边检站发出支援顺德区联合检疫任务的号召时,她继请缨新疆轮训后再次燃放激情,以支援顺德区联合检疫点党员先锋队队员的身份站在了顺德区联合检疫任务最重的南头路口。

  开展检疫时,杨锦霞不能细品盒饭味道,因为还在站岗的战友同样饥肠辘辘;不能说累,因为每天6个小时的高峰期全员上阵都检不过来。“真的很累,但收获更多地依旧是感动。”从2月5日先锋队出征到22日零时联合检疫点撤除,17天的时间里,杨锦霞被人暴跳如雷地指着鼻子骂过,也被人拉着手说过一遍遍的谢谢;有听到往来司机们沉甸甸的一句“祝平安”,也见过扔下一锅细粥就跑的热心群众。

  怀揣着满腔暖意,杨锦霞又马不停蹄来到到白云边检站与战友们并肩做好防控疫情境外输入工作,8个日夜里,要每天在后台把入境人员申报的旅居国,途径国、国内行程、出行方式、联系方式等信息准确无误地录到信息采集系统。“我不累,像前区战友们每天穿着防护服才辛苦。”她说到,战友们对边检工作的热忱与尽责一直感染着她。



杨锦霞与学生合影。



不怕吃苦,杨锦霞走到哪都笑得灿烂。


“孩子们,你们的杨老师来了!”

  除抗疫工作外,杨锦霞作为军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促使她在教育领域同样发光发热。5月11日,刚结束援助抗疫工作不久的杨锦霞与另外9名广州边检总站支教民警来到了广西三江县参加为期三月的支教。受大学老师影响,杨锦霞一直坚信作为孩子的引路人的教师,有着无可比拟的神圣性。“我一定要把自己的所学所识毫无保留地交给孩子们,好学生,坏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在三江大顺支教时,杨锦霞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爱护教导学生们。

  广西天气炎热,虽然支教学校建在山上,但支教的老师们都居住在临时修建的封闭集装箱里。每到中午,杨锦霞住的地方,就会变成扔了十来块碳石的“桑拿室”。这时候,杨锦霞便十分渴望下雨,但落雨村里就停电。“条件是难了点,但我是来支教,又不是旅游。”作为支教老师,杨锦霞不仅尽心教授学生英语知识,还尽其所能帮助孩子。



为孩子们募集衣服。


  看到学生们穿的衣服破烂,她就向站里发起倡议向学生们捐赠衣物,这个倡议得到站党委的高度重视,发出倡议后两个星期,装有600件衣服的11个大箱子就送到了杨锦霞支教的学校。“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班上一个小男孩,抱了件女生穿的衣服却笑得特别开心。”杨锦霞后来问那个男孩为什么要抱着女生的衣服笑,小男孩说这是给他妹妹准备的礼物。

  不止挂念孩子们的身体,杨锦霞同样关心他们的未来。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们的情况,她主动做家访,知道班上的第一名因为学费缘故或只会在乡里的初中上学时,杨锦霞鼓励这个小男孩努力学习考取县城初中。“村里初中费用低,孩子担心钱的问题,承受了很多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东西。”杨锦霞说到她会与站里的同事们一起支持学生的求学路。

  三个月的支教生活很快就结束,杨锦霞带着对学生们的不舍与牵挂回到了顺德边检站。虽然过程中吃苦不少,但杨锦霞依然赤忱,“我答应他们会回去,只要有机会,我会毫不犹豫地再次回到孩子们的身边。”(方敏、邹建华)

■更多报道

  最美退役军人吴荣烨:“当兵这条路我没选错!”

  最美退役军人黄林发:退伍不褪色的“审计先锋”

  最美退役军人龚勋:转战脱贫再立新功

  【视频】最美退役军人吴锡杨:逆火而行的“老兵”

  【视频】最美退役军人何振忠:珠宝“小兵”的追梦路

  最美退役军人郭春梅:扎根“岩层”,他是社区“大管家”

  最美退役军人李兆坚:铮铮铁骨的“慈善家”

  最美退役军人梁展铭:二下基层,他一直是一名“战士”

  高速施救一线,退伍军人续写“军人”风采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城网视点:要有温度地服务退役军人
下一篇:退役军人陈若敬: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